即七種災難。(一)仁王般若經卷下受持品所載之七難,即:(一)日月失度難,日月之運行失時,或赤日出、黑日出,或日蝕無光。(二)星宿失度難,二十八宿失度,金星、彗星等諸星各各變現。(叁)災火難,即大火燒國,萬姓燒盡。(四)雨水變異難,即大水漂沒百姓。(五)惡風難,大風吹殺萬姓,國土、山河、樹木一時滅沒。(六)亢陽難,即百草亢旱,五谷不登。(七)惡賊難,四方賊來侵國,刀兵劫起。
(二)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亦說七難,即:(一)人衆疾疫難,(二)他國侵逼難, (叁)自界叛逆難,(四)星宿變怪難,(五)日月薄蝕難,(六)非時風雨難,(七)過時不雨難。
(叁) 法華經普門品亦載七難,即:火難、水難、羅刹難、刀杖難、鬼難、枷鎖難、怨賊難。
(四) 依陀羅尼集經卷十所載之七難爲:王難、賊難、水難、火難、羅刹難、荼枳你鬼難、毒藥難。
(名數)仁王經受持品,佛爲十六大國王說,若國土中有七難,則宜講讀仁王經,滅七難,生七福。一、日月失度難,二、星宿失度難,叁、災火難,四、雨水難,五、惡風難,六、亢陽難,七、惡賊難。藥師經謂國起七難時,國王宜發大赦,依前所說之供養法供養藥師如來,則國土安穩。一人民疾疫難,二他國侵逼難,叁自界叛逆難,四星宿變怪難,五日月薄蝕難,六非時風雨難,七過時風雨難。法華經普門品說觀音之威神力能滅衆生之諸難。天臺之觀音義疏上以七難科之:一火難,二水難,叁羅刹難,四王難,五鬼難,六枷鎖難,七怨賊難。
[出觀音玄義疏] 難即厄難苦惱之處也。謂火有焦身絕命之憂。故爲初難。水有沈有浮。故爲二難。羅刹雖暴。緩于火水。故爲叁難。刀杖非隨得隨戮。必須研罪虛寶。故爲四難。鬼取非的。命衰逢害。故爲五難。枷鎖系身。未爲失命。故爲六難。怨賊覓寶。與寶即脫。故爲七難。而此七難。一一皆有果報惡業煩惱叁種。今但明人中果報之一種也。有以羅刹難中風難。足爲八難者。非也。一火難觀間經雲。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。設入大火。火不能燒。蓋持者。口爲誦持。心爲秉持。言其執持無 - 明·一如等 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