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語padaka^ya。爲唯識宗二十四不相應行之一,俱舍宗十四不相應行之一。句,乃诠表事物之義理者;身,集合之義。若集合諸句,構成一完整思想,即稱爲句身。如“諸行無常,諸法無我,涅槃寂靜”等句,乃表達完整思想,故稱句身。另有一說,謂若僅集合二句以上者,亦稱句身。如單雲“諸行”、“諸法”等,稱爲句,然若雲“諸行無常”、“諸法無我”,則系二句之集合,故稱句身。又一句亦稱句身。如楞伽經卷二載(大一六·四九四中):“句身者,謂句有義身,自性決定究竟,是名句身。”[大毗婆沙論卷十四、俱舍論卷五、俱舍論光記卷五](參閱“句”1625)
(術語)Pada又Padak&amacron;ya,梵曰缽陀,又曰缽陀迦耶,譯爲句。得诠其自性之差別即義理者曰句。重此句至二個以上曰句身。身者合集之義。俱舍論五曰:“句身者,謂諸行無常,一切無我,涅槃寂靜等。”同光記五曰:“梵雲迦耶,唐言身,是聚集義。謂衆多名等聚集,是身義也。”又,一句亦曰句身。楞伽經二曰:“句身者,謂句有義身,自性決定究竟,是名句身。”
顯揚一卷十五頁雲:句身者:謂聚集諸名顯染淨義,言說所依性。
二解 瑜伽八十一卷二頁雲:句身者:謂名字圓滿。
叁解 雜集論二卷叁頁雲:句身者,謂于諸法差別增言,假立句身。差別增言者:謂說諸行無常,一切有情當死等義。
四解 五蘊論六頁雲:雲何句身?謂諸法差別增語爲性。
五解 廣五蘊論十四頁雲:雲何句身?謂于諸法差別增語爲性。如說諸行無常等。
六解 品類足論一卷七頁雲:句身雲何?謂字滿。
七解 瑜伽五十二卷十二頁雲:雲何句身?謂卽依彼自相,施設所有諸法差別;施設建立功德過失雜染清淨戲論。是謂句身。 - 朱芾煌
爲五位百法中的第四位法,二十四不相應行法之一。這是表達完整意義的句子,用以诠釋諸法的差別意義。《百法直解》曰:“句身者,句诠諸法差別,如眼無常耳無常等種種道理。”而《百法纂釋》中則謂:“言句身者,單句爲句,如菩薩等。二句爲句身,如大菩薩等。叁句以上爲多句身,如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。以名诠自性,句诠差別故。”這是爲說明事物之間的關系,而假名施設的語言名詞。 - 于淩波居士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