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語pratibha^na-pratisam!vid。爲四無礙辯之一。系隨一切衆生所樂聞而說法無礙之辯才。又作辯無礙解、辯無礙智、樂說無礙智。就心而言,稱爲樂說無礙智;就口而言,稱爲樂說無礙辯。“樂說”有二義:(一)就說者適悅之情解之,謂菩薩自得勝法,樂爲衆說;如父母得于勝事,樂欲與子。(二)就聞者之意樂解之,謂菩薩知衆生樂聽其說而爲說法。大乘義章卷十一(大四四·六九一下):“語稱物情,名爲樂說。”法華經卷五分別功德品(大九·四四上):“複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诃薩,得樂說無礙辯才。”[俱舍論卷二十七、法華義疏卷二(吉藏)](參閱“四無礙解”1778)
(雜語)四無礙辯之一。與樂說無礙智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