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明用語。在叁支作法中屬因支,爲六因之一,與“生因”對稱。了者了悟或明了之意,如燈光照物,可令人明了一切。譬如論者立“聲是無常”宗(命題),以“所作性故”爲因(理由),證明聲乃無常不能決定常住,令敵者(問難者)聽後能了知“聲是無常”爲正理。此于立者(立論者)而言,藉之以啓發敵者之正智,故稱爲“生因”;于敵者而言,以此而了悟正理,故稱“了因”。了因因其功用不同,又可分叁項:(一)智了因,此指敵者之智慧與知識。智慧與知識乃了悟之資本,若無此二資糧,即便立者給予再好之生因,敵者亦無從了悟,故稱之智了因。(二)言了因,即指前述例句中立者所言之“所作性故”一語而言。敵者之了悟,除須備具智慧與知識外,必須倚賴立者言語之刺激,方能發揮了悟之作用,言語乃智了因之因,故稱爲言了因。(叁)義了因,即指前述例句中“所作性故”一語所涵之義理,與其所指之對象。敵者能了悟,除前項二因外,亦是因著立者所舉之意義,義亦是智了因之因,故稱義了因。依上可知:言、義二了因是智了因之因,智了因則是言、義二了因之果;言了因是義了因之因,義了因是言了因之果。[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](參閱“六因”1256)
(術語)生了二因之一,因體有二種,如種之生芽曰生因。如燈之照物顯隱曰了因。因明大疏上曰:“因體有二:一生二了。如種生芽,能起用故名爲生因。如燈照物,能顯果故,名爲了因。”
二因之一,即以智慧去透視事物的原理,如燈照物,了了可見。 - 陳義孝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