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五趣之業與不定業。即:(一)地獄業,爲十惡業之上品。十惡分上中下叁品,謂欲作,正作,作已,此叁時心無悔者,稱爲上品;作已能悔者,稱中品;正作能悔者,稱下品。(二)畜生業,爲十惡業之中品。(叁)餓鬼業,爲十惡業之下品。(四)人業,爲散善之下者。(五)天業,爲散善之上者,能招感欲界之六天;八禅定業,能招感色、無色界之八天處。(六)不定業,爲微善下惡,而受業不定者。[佛爲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、成實論卷八“六業品”、大乘義章卷七]
(名數)五趣之業與不定業也。一地獄業,爲十惡業之上品者。二畜生業,爲十惡業之中品者。叁餓鬼業,爲十惡業之下品者。四人業,爲散善之下者。五天業,散善之上者,感欲界之六天,八禅定業,感色無色界之八天處。六不定業,微善下惡,受業不定者。見成實論六業品,大乘義章七。
(名數)日本睿山所學之課業。一止觀業,習法華之經疏也。二大日業,習大日經之經疏也。叁金頂業,習金剛頂經之經釋也。四蘇悉業,習蘇悉地經之經記也。五一字業,習一字頂輪王經之經釋也。六瑜只業,習瑜只經之經記也。初傳教立止觀遮那二業,于遮那業中攝大日業等諸業,後來漸分業于遮那業中,開五課焉。
地獄業、畜生業、餓鬼業、人業、天業、不定業。 - 陳義孝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