幻,指幻術家之變幻;泡,指水泡。“夢幻泡影”與“露電”,皆用以譬喻世間萬法之虛妄不實、生滅無常。金剛經(大八·七五二中):“一切有爲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”
人生無常,世事虛幻,不可捉摸,常常謂之“夢幻泡影”。語本《金剛經》中的著名的“六如偈”:“一切有爲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”除“夢幻泡影”外,還有“露”、“電”二喻,故稱“六如”。明才子唐寅號“六如居士”,即本于此。《大日經》所說“十緣生句”中也包括“夢幻泡影”(“泡”作“浮浪”)。其他佛書上引用這個比喻的也很多見。“夢幻泡影”比喻的對象是“一切有爲法”,即世間所有可以感知的事物,有形有相,有聲有色。佛教認爲,“有爲法”無不虛妄。“夢”喻夢中所見本無,“幻”喻幻術所化不實,“泡”喻易生易滅。“影”喻從(光和形)緣而現。《維摩诘經·方便品》載,維摩诘大士“示疾”,說人身虛幻無常。謂人身如夢,“爲虛妄見”;如幻,“從顛倒起”;如泡,“不得久立”;如影,“從業緣現”。後在文學中運用如元·楊景賢《西遊記》雜劇第五出:“生呵,一心懷遠恨,千丈系遊絲;死呵,如夢幻泡影,那有再來時!”(李明權) -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
幻,指幻術家之變幻;泡,指水泡。“夢幻泡影”與“露電”,皆用以譬喻世間萬法之虛妄不實、生滅無常。《金剛經》偈子“一切有爲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” - 于淩波居士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