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命根?命根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、俗語佛源、法相辭典、唯識名詞白話辭典、阿含辭典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命根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命根”的解釋

梵語ji^vitendriya。即有情之壽命。俱舍宗、唯識宗以之爲心不相應行法之一,亦爲俱舍七十五法之一,唯識百法之一。由過去之業所引生,有情之身心在一期(從受生此世以至死亡)相續之間,維持暖(體溫)與識者,其體爲壽;換言之,依暖與識而維持一期之間者,即稱爲命根

  佛教各派對命根之假實看法不一,部派佛教之“說一切有部”以命根爲實有,經部及大乘佛教以命根爲假法,而非實有。如成唯識論卷一載,依于第八識之“名言種子”上,由過去世之業所牽引而可賴以執持、維系此世之身命者,其功能具有決定色、心等住時長短之差別,由是之故,遂假立爲命根。[品類足論卷一、發智論卷十四、大毗婆沙論卷一二六、俱舍論卷五](參閱“壽”5770)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命根”的解釋

  (術語)命即壽也,然據小乘有部之義,則別有非色非心之體,由過去之業而生,因而一期之間維持暖與識,名之爲命,命能持暖與識,故名爲根。據大乘唯識之義,則第八識之種子有住識之功能,因而一期之間使色心相續,是假名爲命根,非別有命之實體也。俱舍頌疏五曰:“論雲:命體即壽,既將壽釋命,故命即壽。此複未了何法爲壽?謂有別法持暖與識,說名爲壽。”唯識述記二本曰:“命謂色心不斷,是命之根也。”

【俗語佛源】對“什麼是命根”的解釋

  佛教認爲從生到死的一期生命有叁個要素:壽、暖、識。“壽”就是壽命,維持壽命的功能謂之“命根”,從梵語jivta而來。命根是由過去世的業力所生的。唐·窺基《成唯識論述記》卷二說:“命謂色心不斷,是命之根也。”色心不斷的意思是一期生命的身心活動延續不斷。《俱舍論》卷五指出:“命根體即壽,能持暖及識。”“暖”是以體溫爲標志的生理活動,“識”是以認識爲標志的心理活動。命根能維持暖和識,並以暖和識爲其存在的依據。死去或被殺,稱爲斷命根。如《敦煌變文彙錄·頻婆娑王變文》:“羅睺大臣近生要惡逆,謀奪國位。殺父王竟,尋起四兵,伺捕二兄,已斷命根。”後來,俗語中稱及其重視的人或物爲命根子。如《紅樓夢》第二回:“政老爺便大怒了,說:“將來酒色之徒耳!”因此便大不喜悅。獨那史老太君還是命根一樣。”此命根指賈寶玉,是史老太君(賈母)最疼愛的小輩。又如秦牧《花城·土地》:“呵,這寶貴的土地……而親自在上面播種五谷的勞動者才真正對它具有強烈的感情,把它當作命根子。”此指勞動者珍視的土地。(李明權) -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

【法相辭典】對“什麼是命根”的解釋

  瑜伽五十二卷十頁雲:複次雲何命根?謂由先業,于彼彼處所生自體,所有住時限量勢分;說名爲壽生氣命根
  二解  瑜伽五十六卷一頁雲:問:依何分位,建立命根?此複幾種?答:依業所引異熟,住時決定分位,建立命根。此複叁種。謂定不定故;愛非愛故;歲劫數等,所安立故。
  叁解  顯揚一卷十四頁雲:命根者:謂先業所引異熟六處,住時決定性。
  四解  成唯識論一卷十六頁雲:複如何知異色心等有實命根?契經說故。如契經說:壽暖識叁,應知命根,說名爲壽。此經不說異色心等,有實壽體;爲證不成。又先已成色不離識;應此離識,無別命根。又若命根,異識實有;應如受等,非實命根。若爾;如何經說叁法?義別說叁。如四正斷。住無心位,壽暖應無?豈不經說識不離身。既爾;如何名無心位?彼滅轉識。非阿賴耶。有此識因,後當廣說。此識足爲界趣生體。是遍恒續異熟果故。無勞別執有實命根。然依親生此識種子,由業所引功能差別,住時決定;假立命根
  五解  廣五蘊論十叁頁雲:雲何命根?謂于衆同分,先業所引住時分限爲性。
  六解  五蘊論六頁雲:雲何命根?謂于衆同分中,先業所引住時決定爲性。
  七解  雜集論二卷二頁雲:命根者:謂于衆同分先業所感住時決定,假立壽命。衆同分者:于一生中諸蘊相續。住時決定者:齊爾所時,令衆同分,常得安住;或經百年,或千年等,由業所引功能差別。
  八解  法蘊足論九卷四頁雲:雲何命根?謂彼彼有情,在彼彼有情聚中,不移不轉,不破不沒,不失不退,壽住存活,護隨護,轉隨轉,是命,是命根,是名命根
  九解  俱舍論五卷八頁雲:已辯二定;命根者何?頌曰:命根體卽壽,能持暖及識。論曰:命根卽壽。故對法言:雲何命根?謂叁界壽。此複未了。何法名壽?謂有別法,能持暖識,說名爲壽。故世尊言:壽暖及與識,叁法舍身時,所舍身僵仆。如木無思覺。故有別法,能持暖識相續住因,說名爲壽。若爾;此壽何法能持?卽暖及識,還持此壽。若爾;叁法更互相持。相續轉故。何法先滅?由此滅故,余二隨滅。是則此叁,應常無謝。既爾;此壽應業能持。隨業所引相續轉故。若爾;何緣不許唯業能持暖識,而須壽耶?理不應然。勿一切識,從始至終,恒異熟故。既爾;應言業能持暖,暖複持識;何須此壽。如是識在無色界中,應無能持。彼無暖故。應言彼識,業爲能持。豈得隨情數爲轉計?或說:此識唯暖能持。或複說言:唯業持識。又前已說。前說者何?謂前說言:勿一切識從始至終皆是異熟。是故定應許有別法,能持暖識,說名爲壽。今亦不言全無壽體,但說壽體,非別實物。若爾;何法說名壽體?謂叁界業所引同分住時勢分,說爲壽體。由叁界業所引同分,住時勢分相續決定。隨應住時,爾所時住。故此勢分,說爲壽體。如谷種等所引乃至熟時勢分。又如放箭所引乃至住時勢分。有、謂有行。是德差別。依箭等生。由彼力故,乃至未墮,恒行不息。彼體一故。無障礙故。往趣余方,急緩至時,分位差別,應不得有。又應畢竟無墮落時。若謂由風所障礙故,應初卽墮。或無墮時。能障礙風,無差別故。有別實物,能持暖識,名爲壽體。是說爲善。
  十解  大毗婆沙論二十七卷叁頁雲:問:命根體爲是一物?爲多物耶?設爾;何失。若一物者;何故斷手等而不死,斷頭腰便死耶?若多物者;何故手等,彼斷離身,而無有命?答:應說命根,體是一物。問:若爾;何故斷手足等而不死耶?答:命根有二種。一、依具足身,二、依不具足身。斷手足等,令離身時,依具足身命根滅;依不具足身命根起。命所依身,亦有二種。未斷手等,名具足身。斷手等時,名不具足。斷手等已;具足者滅。不具足者生。故命與身,相依而轉。問:何故斷頭及腰便死,斷手足等而不死耶?答:頭腰二處,是大死節;故斷便死。手等不然。複次欲界有情,依段食住。喉通段食,腹爲食依;故斷二處,命根便斷。複次頭是眼等多根依處;斷之便壞眼等諸根。腹是息風所依止處;斷腰腹壞,息無所依。故斷二處,命根便斷。手等不爾。不可爲難。有說:命根,體是多物。手足等中,命根各別。所依,能依,數量等故。問:若爾;何故斷手足等令離身時,而無有命?答:以手足等,系屬身故。彼若離身;命便不起。如手足等未離身時,是身根依,名有情數。離身不爾。命根亦然。故彼離身,命便不起。評曰:應說命根,體是一物。有一命故,名有命者。如有一心,名有心者。有一心滅,名無心者。一受,一想,一思,亦然。如是有情,有一命故;名有命者。而此命根,唯是異熟不相應行。如心受等,一有情身,一剎那頃,有一無二。
  十一解  大毗婆沙論一百四十二卷十四頁雲:命根雲何?答:叁界壽。
  十二解  品類足論一卷七頁雲:命根雲何?謂叁界壽。
  十叁解  入阿毗達磨論下九頁雲:先業所引六處相續無間斷因,依之施設四生五趣;是名命根。亦名爲壽。故對法說:雲何命根?謂叁界壽。此有實體,能持暖識。如伽他言:壽暖及與識,叁法舍身時,所舍身僵仆,如木無思覺。契經亦說:受異熟已;名那落迦。乃至非想非非想處,應知亦爾。若異命根,無別有法是根性攝;遍在叁界一期相續無間斷時,可依施設四生五趣。生無色界,起自上地善染汙心,或起下地無漏心時,依何施設化生天趣。起善染時,應名爲死。若起無記;應複名生。撥無命根,有斯大過。 - 朱芾煌

【唯識名詞白話辭典】對“什麼是命根”的解釋

爲二十四不相應行法之一。即有情的壽命,由過去業力所引生,有情之身心在一期(從受生此世以至死亡)相續之間,維持暖(體溫)與識,其體爲壽;換言之,依暖與識而維持一期生命者,即稱爲命根。《大乘廣五蘊論》曰:“雲何命根,謂于衆同分,先業所引,住時分限爲性。”即是由過去世業力,所決定的今世壽命期限,假立暖、識爲命根。 - 于淩波居士著

【阿含辭典】對“什麼是命根”的解釋

指生命整體的維持與持續力,另譯爲「壽」,參看「壽暖及諸識」。(相關詞「得命根」) - 莊春江居士編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命根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