爲大乘菩薩修行五十二階位之一,四十二位之一。指覺行圓滿之究竟佛果,故亦爲佛果之別稱。又稱妙覺地。爲究極理想境地之表現;系由等覺位更斷一品之無明,而得此妙覺位。于此位能斷盡一切煩惱,智慧圓妙,覺悟涅槃之理。
天臺四教儀一書說明別、圓二教妙覺位之差異,謂別教之妙覺位坐于蓮華藏世界七寶菩提樹下大寶華王座,現圓滿報身,爲鈍根菩薩轉無量四谛之法輪;圓教之妙覺位則以虛空爲座,成就清淨法身,居于常寂光土。[菩薩璎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學觀品、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、四教義卷五、卷六、法華玄義卷四下、卷五上、大乘四論玄義卷二]
(術語)自覺覺他,覺行圓滿,而不可思議,曰妙覺。即佛果之無上正覺也。二乘止于自覺,無覺他之功。菩薩雖自覺覺他並行,而未圓滿,獨佛二覺圓滿,覺體不可思議也。四教儀四曰:“金剛後心,朗然大覺,妙智窮源,無明習盡,名真解脫。翛然無累,寂而常照,名妙覺地。”叁藏法數二十六曰:“自覺覺他,覺行圓滿,不可思議,故名妙覺性。”
自覺覺他,覺行圓滿,智德不可思議,稱爲妙覺,爲佛果的無上正覺,證得此覺的人,被稱爲佛。 - 陳義孝編
自覺覺他,覺行圓滿,智德不可思議,稱爲妙覺。爲佛果的無上正覺,證得此覺的人,被稱爲佛。
- 梵心居士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