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摩揭陀國?摩揭陀國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法相辭典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摩揭陀國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摩揭陀國”的解釋

  摩揭陀,梵名Ma=gadha  ,巴利名同。中印度之古國。又作摩羯陀國、摩伽陀國、摩竭陀國、摩竭提國、默竭陀國、默竭提國、摩诃陀國。意譯無害國、不惡處國、致甘露處國、善勝國。爲佛陀住世時印度十六大國之一。位于今南比哈爾(Bihar)地方,以巴特那(Patna,即華氏城)、佛陀伽耶爲其中心。

  此國與佛教之關系甚深。據大唐西域記卷八記載,摩揭陀國周廣五千余裏,土地肥沃,風俗淳樸,崇尚佛法,有伽藍五十余所,僧徒萬余人,多宗習大乘教法;複有天祠數十,異道亦多;華氏城附近有阿育王塔、佛足石、雞園寺舊址、佛苦行處、叁迦葉歸佛處等著名佛教遺迹。

  此國之頻婆娑羅王,于舊都之北建立新王舍城(即今拉查基爾,Rajgir),並歸依佛陀;此後,該地成爲佛陀最常說法之處。至孔雀王朝叁世阿育王時,統一全印度,國勢大振,更派遣布教師至全國及海外各地宣揚佛教,建佛塔,立石柱,佛教極一時之盛。

  四世紀笈多王朝時代,佛教亦極興盛。五世紀初帝日王創那爛陀寺,成爲印度佛教之中心。至七世紀,王朝衰亡,佛教亦隨之衰微。[法華經文句卷一上、玄應音義卷一、卷二十一、慧苑音義卷一]

【法相辭典】對“什麼是摩揭陀國”的解釋

西域記叁卷十五頁雲:摩揭陀國無懮王,以如來涅盤之後第一百年,命世君臨,威被殊俗。深信叁寶,愛育四生。時有五百羅漢僧,五百凡夫僧,王所敬仰,供養無差。有凡夫僧摩诃提盤,(唐言大天)闊達多智,幽求名實,覃思作論,理違聖教。凡有聞知,群從異議。無懮王不識凡聖,因情所好,黨援所親。召集僧徒,赴殑伽河,欲沈深流,總從誅戮。時諸羅漢,既逼命難;鹹運神通,淩虛履空,來至此國,山棲谷隱。時無懮王聞而悔懼,躬來謝過,請還本國。彼諸羅漢,確不從命。無懮王爲羅漢建五百僧伽藍,總以此國持施衆僧。
二解  西域記八卷一頁雲:摩揭陀國,周五千余裏。城少居人,邑多編戶。地沃壤,滋稼穑。有異稻種,其粒粗大。香味殊越,光色特甚。彼俗謂之供大人米。土地墊濕,邑居高原。孟夏之後,仲秋之前,平居流水,可以泛舟。風俗淳質,氣序溫暑。崇重志學,尊敬佛法。伽藍五十余所,僧徒萬有余人,幷多宗習大乘法教。天祠數十,異道甚多。 - 朱芾煌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摩揭陀國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