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作豎義、豎議、立義。于論議會中,就所定之論題而立義。佛祖統紀卷叁十八(大四九·叁五七上):“相州彼岸寺鑒禅師講會,各各豎義,有一小僧,難問蜂起,殊爲可觀。”
在日本,則特指以問答方式試驗學僧實力而舉行論議問答之重要行事,如興福寺之維摩會、藥師寺之最勝會、延曆寺之六月會、法成寺之法華八講等,皆舉行之,由于各寺法會有所差異,或經過五階,或經叁階等之試驗,而予試業之學僧以講師、讀師等資格。
于論議會中,提出論題並作最後勝負決定之最高職官,稱爲探題,又稱題者、探題博士。接受試驗之學僧,稱爲豎義者,又略稱豎義、豎者、立者。針對論題而質問或诘難者,稱爲問者、難者。批判解答是否得當者,稱爲證義、精義。將全部論議問答記錄下來之人,稱爲注記。執行會場中全部雜務之人,稱爲會行事。上述各職務皆須依照所規定之法式來行事,然至後世漸變成形式化,惟至今如未通過此法式,則不能得到一定之職階,故此一法式仍爲日本佛教之重要行事。[大唐西域記卷五、叁代實錄卷五、卷四十八、扶桑略記卷二十八、釋家官班記卷下]
(術語)又作立義。于論場就出自探題之論題而立義也。字彙雲,豎者立也,俗作豎非。西域記五曰:“衆鹹默然無豎議者。”佛祖統紀叁十八曰:“相州彼岸寺鑒禅師講會,各各豎義。有一小僧難問蜂起,殊爲可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