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語pratya^tma^dhigama。又作自內證。即自己內心所體悟證得之真理。據楞伽經等大乘經典所說,以內證爲基礎而表現于外之活動,稱爲外用。內證系自己所獨自證得者,故又稱己證。由此獨自證得之見解所開示之法,即稱爲己證法門。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叁之二(大四六·二二五下):“五百比丘,無非正說,各說己證,名隨自意。”成實論卷一(大叁二·二四四中):“佛法可自證知,不可以己所證傳與他人。”[俱舍論卷六、成唯識論卷十、唐譯攝大乘論釋卷九、大日經疏卷一、法華玄義卷五上]
(術語)謂自己心內所證之真理也。唯識論十曰:“唯真證者自內所證,其性本寂,故名涅槃。”文句叁曰:“內證甚深。”同記曰:“內證,謂自行契境。”大日經疏一曰:“毗盧遮那內證之德以加持故,從一一智印各現執金剛身。”
內心所證悟的真理。 - 陳義孝編
又作自內證。即自己內心所體悟證得的真理。據《楞伽經》等大乘經典所說,以內證爲基礎而表現于外的活動,稱爲外用。內證系自己所獨自證得者,故又稱己證。由此獨自證得之見解所開示之法,即稱爲己證法門。見《俱舍論》卷六。 - 于淩波居士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