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作八種清淨音、八種梵音聲、八梵。謂如來所出音聲,言辭清雅,具有八種殊勝功德,令諸衆生聞即解悟。即:(一)極好音,又作最好聲、悅耳聲。謂一切諸天、二乘、菩薩,雖各有好音,卻未達極境,唯佛音聲能令聞者無厭,得入妙道,爲好中之最。(二)柔軟音,又作濡軟聲、發喜聲。謂佛以慈善爲心,所出音聲巧順物情,能令聞者喜悅,皆舍剛強之心。(叁)和適音,又作和調聲、和雅聲。謂佛常居中道,妙解從容,所出音聲和雅調適,能令聞者心皆融適,因聲會理。(四)尊慧音,又作入心聲。謂佛德位尊高,慧心明徹,所出音聲能令聞者尊重,慧解開明。(五)不女音,又作無厭聲。謂佛住首楞嚴定,有大雄之德,所出音聲能令一切聞者敬畏,天魔外道,莫不歸伏。(六)不誤音,又作分明聲。謂佛智圓明,照了無礙,所出音聲谛審真實,無有差謬,能令聞者各獲正見。(七)深遠音,又作深妙音。謂佛智幽深,行位高極,所出音聲自近而遠,徹至十方,令近聲非大,遠聞不小,皆悟甚深幽遠之理。(八)不竭音,又作易了聲。謂如來願行無盡,住于無盡法藏,所出音聲令聞者尋其語義,無盡無窮。以上乃就佛音之德而言。
另如最勝問菩薩十住除垢斷結經卷八,舉出不男音、不女音、不強音、不軟音、不清音、不濁音、不雄音、不雌音等八種,此系就佛音之體而言,同經卷七所列見苦、向苦、見習、向習、見盡、向盡、見道、向道等八音,乃就佛音之用而言。[中阿含卷四十一梵摩經、梵摩渝經、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七、法界次第初門卷下之下]
(名數)如來所得八種之音聲也。一、極好音,佛德廣大之故,使皆入于好道。二、柔軟音,佛德慈善之故,使之喜悅,皆舍剛強之心而自然入于律行。叁、和適音,佛居中道之理,故音聲能調和,使皆和融,自會于理,四、尊慧音,佛德尊高,故聞者尊重,智解開明。五、不女音,佛住首楞嚴定有世欲之德,其音聲使敬異一切,天魔外道無不歸服。六、不誤音,佛智圓明,照了無謬,使聞者各各得正見,離九十五種之邪非。七、深遠音,佛智如實窮際,行位極高,其音聲由臍而起,徹至十方。使近聞非大遠聞非小,皆證甚深之理。八、不竭音,如來極果願行無盡,以住于無盡之法藏。故其音聲滔滔無盡,其響不竭。使能尋其語義,得無盡常住之果。見法界次第下之下。
[出法界次第] 八音者。謂如來所出音聲。言辭清雅。令諸衆生聞即解悟。而有此八種也。一極好音謂一切諸天二乘菩薩。雖各有好音。未足爲極。唯佛言聲。聞者無厭。得入妙道。好中之最。故名極好音。(二乘者。聲聞乘。緣覺乘也。)二柔軟音謂佛以慈善爲心。所出音聲。巧順物情。能令聞者喜悅。皆舍剛強之心。故名柔軟音。叁和適音謂佛常居中道。妙解從容。所出音聲。和雅調適。能令聞者心皆融釋。因聲會理。故名和適音。四尊慧音謂佛德位尊高。慧心明徹。所出音聲。能令聞者尊重。 - 明·一如等 撰
佛所特有的八種聲音,即極好音、柔軟音、和適音、尊慧音、不女音、不誤音、深遠音、不竭音。 - 陳義孝編
一極好 二柔軟 叁和適 四尊慧 五不女 六不誤 七深遠 八不竭
次相好而辯八音者。若佛以相好端嚴。發見者之善心。音聲理當清妙。起聞者之信敬。故次相好而明八音也。此八通雲音者。诠理之聲。謂之爲音。佛所出聲。凡有诠辯。言辭清雅。聞者無厭。聽之無足。能爲一切。作與樂拔苦因緣。莫若聞聲之益。即是以慈修口。故有八音清淨之口業
一極好音 一切諸天賢聖。雖各有好音好之未極。佛報圓極。故出音聲清雅。能令聞者無厭。皆入好道。好中之最好。故名極好音也
二柔軟音 佛德慈善故。所出音聲。巧順物情。能令聞者喜悅。聽之無足。皆舍剛強之心。自然入律行。故名柔軟音
叁和適音 佛居中道之理。巧解從容。故所出音聲。調和中適。能令聞者。心皆和融。因聲會理。故名和適音
四尊慧音 佛德尊高。慧心明徹。故所出音聲。能令聞者尊重解慧開明。故名尊慧音
五不女音 佛住首楞嚴定。常有世雄之德。久已離于雌軟之心。故所出言聲。能令一切聞者敬畏。天魔外道。莫不歸伏。名不女音
六不誤音 佛智圓明。照了無謬。故所出音聲。诠論無失。能令聞者。各獲正見。離于九十五種之邪非。故名不誤音
七深遠音 佛智照窮。如如實際之底。行位高極。故所出音聲。從臍而起。徹至十方。令近聞非大遠聞不小。皆悟甚深之理。梵行高遠。故名深遠音也
八不竭音 如來極果。願行無盡。是以住于無盡法藏。故出音聲。滔滔無盡。其響不竭。能令聞者尋其語義。無盡無遺。至成無盡常住之果。故名不竭音也 - 隋·智顗 撰
法界次第雲:
一、極好音 謂一切諸天二乘菩薩,雖各有好音,未足爲極。唯佛音聲,聞者無厭,得入妙道,好中之最,故名極好音。
二、柔軟音 謂佛以慈善爲心,所出音聲,巧順物情。能令聞者喜悅,皆舍剛強之心,故名柔軟音。
叁、和適音 謂佛常居中道,妙解從容,所出音聲和雅調適。能令聞者,心皆融釋,因聲會理,故名和適音。
四、尊慧音 謂佛德位尊高,慧心明徹,所出音聲能令聞者尊重,慧解開明,故名尊慧音。
五、不女音 謂佛住首楞嚴定,有大雄之德,所出音聲能令一切聞者敬畏,天魔外道,莫不歸伏,故名不女音。
六、不誤音 謂佛智圓明,照了無礙,所出音聲,谛審真實,無有差謬。能令聞者,各獲正見,故名不誤音。
七、深遠音 謂佛智幽深,行位高極,所出音聲,自近而遠,徹至十方。令近聞非大,遠聞非小,皆悟甚深幽遠之理,故名深遠音。
八、不竭音 謂如來願行無盡,住于無盡法藏,所出音聲。聞者尋其語義,無盡無窮,故名不竭音。 - 明·楊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