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雜語)譯曰觀。見毗婆舍那條。
華譯爲觀,即觀察或觀見事理的意思。 - 陳義孝編
雜集論十卷十頁雲:毗缽舍那者:謂揀擇諸法,最極揀擇,普遍尋思,周審觀察。爲欲對治粗重相結故;爲欲製伏諸顛倒故;令無倒心善安住故。此中諸句,依正行所緣境說。或依善巧所緣境說。或依淨煩惱所緣境說。揀擇諸法者:盡所有故。最極揀擇者:如所有故。普遍尋思者:由有分別作意俱行慧,建立諸法相故。周審觀察者:委具推求故。二解 瑜伽叁十八卷十九頁雲:雲何毗缽舍那?謂諸菩薩、由奢摩他熏修作意,卽于如先所思惟法,思惟其相;如理簡擇,最極簡擇,極簡擇法;廣說乃至覺明慧行。是名毗缽舍那。
叁解 瑜伽六十四卷十七頁雲:複次由五種相,當知建立毗缽舍那。一、盡所有性毗缽舍那,二、如所有性毗缽舍那,叁、有相毗缽舍那,四、思求毗缽舍那,五、觀察毗缽舍那。
四解 瑜伽八十叁卷十一頁雲:毗缽舍那者:謂卽于前所了別義,審觀察故。
五解 如菩薩雲何能善毗缽舍那中說。
六解 集異門論叁卷二頁雲:毗缽舍那雲何?答:奢摩他相應,于法簡擇,極簡擇,最極簡擇,解了,等了,近了,遍了,機黠,通達,審察,聰睿,覺,明,慧,行,毗缽舍那;是謂毗缽舍那。 - 朱芾煌
梵語 vipacyana,是“觀”之義;即以寂靜之慧,觀察六根、六塵內外諸法,使叁昧成就而進趣菩提之修法。此觀常與“止”連用,稱爲止觀,二者相輔相成,定是慧之本,慧是定之用。據《深密解脫經》卷叁載,修毗婆舍那之法,有下列叁種,即:一、相,即觀境。謂修觀時于此心觀之中,分別了知叁昧境界之相;猶如明鏡照徹一切,而影像了了分明。二、修行,謂既了知觀法之相,則善能修習一切妙行,而無有過失。叁、觀,即觀察。謂修觀之時,于一一觀法中善能觀察一一法相,不證小乘寂滅解脫,而直趣無上菩提。 - 于淩波居士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