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蒲阇尼?蒲阇尼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、翻譯名義集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蒲阇尼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蒲阇尼”的解釋

  爲梵語bhojani^ya  之音譯。又作蒲膳尼。意譯爲正食、啖食。指五種正食:飯、■、幹飯、魚、肉,或飯、麥豆飯、■、肉、餅。稱爲正食,乃攝取足食(可飽足之飲食)之意。而啖食則相對于嚼食(不正食)而稱。[四分律刪繁補阙行事鈔卷下二、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、玄應音義卷四](參閱“食”3997)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蒲阇尼”的解釋

  (術語)Bhojaniya,又作蒲饍尼。譯言正食。新譯啖食。米飯等可啖食之五種正食也。行事鈔下二曰:“四分中有五種蒲阇尼(此雲正食),謂[麸-夫+少]、飯、幹飯、魚、肉也。”玄應音義四曰:“蒲阇尼食,譯雲可食。”有部毗奈耶叁十六曰:“有五種蒲饍尼食(是含啖義也)成足食。雲何爲五?一餅,二麥豆飯,叁[麸-夫+少],四肉,五飯。啖此五時名爲足食。”寄歸傳一曰:“律雲:半者蒲饍尼,蒲饍尼以含啖爲義,半者謂五也。半者蒲饍尼應譯爲五啖食,舊雲五正者准義翻也:一飯,二麥豆飯,叁[麸-夫+少],四肉,五餅。”

【翻譯名義集】對“什麼是蒲阇尼”的解釋

  四分律雲:有五種蒲阇尼。此雲正食,謂飯幹飯魚肉也。僧祇雲:時食,謂時得食,非時不得食。多論雲:從旦至中,其明轉盛,名之爲時。中後明沒,名爲非時。今言中食,以天中日午時得食。僧祇雲:午時日影,過一發一瞬,即是非時。宋文帝飯僧,同衆禦于地筵。班食遲,衆疑將旰,不食。帝曰:始可中矣!生公曰:白日麗天,天言始中,何得非中?遂取缽便食。衆從之,帝大悅。 - 宋·普潤法雲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蒲阇尼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