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語bodhisattva-ya^na。叁乘之一,五乘之一。又稱佛乘。乘,運載之意。以悲智六度法門爲乘,運載衆生,總越叁界叁乘之境,至無上菩提大般涅槃彼岸,如乘舶過海,故稱菩薩乘。或有直稱菩薩之機類爲菩薩乘。[法華玄論卷七、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末、華嚴五教章卷一、觀經疏玄義分傳通記卷二](參閱“叁乘”593、“五乘”1126)
(術語)五乘之一。修六度之行,圓滿二利,而到佛果之乘教也。
又名大乘,爲五乘之一,即修六度萬行圓滿自他二利以達到佛界的教法。見大乘條。 - 陳義孝編
十信位、十住位、十行位、十回向位、十地位、等覺位、妙覺位(即佛)。
菩薩所修的法門,以前面五戒、十善、四谛、十二因緣,爲基礎,再進一步修習,六度四攝、四無量心。
修菩薩行六度四攝應叁輪體空,不住於相,金剛經雲:“六度無量無數無邊衆生,實無衆生得滅度者”。衆生皆具佛性,得滅度者,實系其本具的佛性顯露。又雲:“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衆生相、壽者相,即非菩薩”。
- 梵心居士編
又名大乘,爲五乘之一,即修六度萬行,圓滿自他兩利以到達佛果的教法。
- 梵心居士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