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語buddha-putra,巴利語 buddha-putta。(一)指信順佛之教法,而承其家業者,即欲成佛而使佛種不斷絕者。乃大乘用爲菩薩之美稱。[法華經卷一方便品、梵網經卷下]
(二)指佛教徒受大乘菩薩戒者。[菩薩璎珞本業經卷上]
(叁)指佛弟子、佛教信者。
(四)指一切衆生。衆生常依順佛,佛之憶念衆生,亦猶如父母之于子女;且衆生本具成佛之性,故稱衆生爲佛子。[法華文句卷九]
(術語)衆生受佛戒故稱佛子,以必當作佛故也。又爲菩薩之通名,以其依佛之聖教而生聖道故也,又以紹繼佛種使不斷絕故也。又總稱一切衆生,以悉具佛性故也。梵網經下曰:“衆生受佛戒,即入諸佛位。位同大覺已,真是諸佛子。”法華經譬喻品曰:“今日乃知真是佛子,從佛口生,從法化生,得佛法分。”佛地論一曰:“由佛教力被聖道生故名佛子。(中略)能紹佛種,不令斷絕,故名佛子。”嘉祥法華疏四曰:“大機既發有紹繼之能,爲佛子義。”法華文句九曰:“一切衆生,皆有叁種性,得佛性,即是佛子。故雲其中衆生悉是吾子。”[囗@又](職名)元時封僧之號。
佛地經論二卷十一頁雲:由佛教力,彼聖道生;故名佛子。如說皆從世尊口生。正法生故。有義,皆是趣大聲聞,能紹佛種,令不斷絕;故名佛子。 - 朱芾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