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七善?七善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七善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七善”的解釋

  (一)七處善之略稱。(參閱“七處善”106)

  (二)佛所說大小乘經典具有七善。此大小乘經論之解略異。(一)據成實論叁善品,七善即:(1)時善,一部初、中、後叁時之所說皆甚深。(2)義善,佛法之義,深有利益,可得今世、後世出世之道利。(3)語善,隨方俗之語而能示正義。(4)獨法,僅爲無余而說。(5)具足,指諸法圓滿,不待余經而成。(6)清淨調柔,語清淨故謂清淨,義清淨故謂調柔。(7)梵行,此道能至涅槃之意。(二)依法華經序品所載,法華文句卷叁釋之。又稱頓教七善、大乘七善。即:(1)時節善,頓教之序、正、流叁分皆善。(2)義善,了義之理以二乘之智慧不能測知。(3)語善,以八音(極好、柔軟、和適、尊慧、不女、不誤、深遠、不竭)吐露,會理直說,悅樂菩薩之心。(4)獨一善,純一不共二乘。(5)圓滿善,明界內、界外滿字之法。(6)調柔善,無二邊之瑕穢。(7)無緣慈善,即無緣大慈清淨之行。此七善之義雖通大小乘經典,其法體則隨經論而有別,如小乘經解獨一爲無余涅槃,法華經解爲圓頓一乘法。(叁)北本涅槃經名字功德品亦說有七善,即(大二一·叁八五上):“上語亦善,中語亦善,下語亦善,義味深邃其文亦善,純備具足清淨梵行,金剛寶藏滿足無缺。”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七善”的解釋

  (名數)佛所說大小乘之經典,具七善。故曰正法。成實論叁善品曰:“佛自贊言:我所說法,初中後善,義善,語善,獨法,具足,清淨調柔,隨順梵行。”就論解之,一、時善,一部初中後叁時之所說,皆甚深也。二、義善,佛法之義,深有利益,得今世後世及出世之道利也。叁、語善,隨方俗之語而能示正義也。四、獨法,但爲無余說之也。五、具足,佛之所說以一經一偈,而諸法具足圓滿,不待余經而成也。六、清淨調柔。語清淨,故曰清淨,義清淨故曰調柔。七、梵行,梵者以涅槃槃而名。此道能至涅槃故名梵行。[囗@又]涅槃經名字功德品曰:“佛告迦葉:此經名爲大般涅槃,上語亦善,中語亦善,下語亦善,義味深邃,其文亦善,純備具足,清淨,梵行,金剛寶藏滿足無缺。”章安疏解之,一語善,二義善,叁文善,四獨一善(純備具足),五行善(清淨),六慈善(梵行),七備具善(金剛寶藏滿足無缺)。[囗@又]法華經序品曰:“演說正法,初善中善後善,其義深遠,其語巧妙,純一無雜,具足,清白,梵行之相。”天臺文句解之:一、時節善,序正流通叁時皆善也。二、義善,叁、語善,四、獨一善,言純一無雜也。五、圓滿善,言具足也。六、調柔善,言清白也。以清白之善法,其性調柔故也。七、慈悲善,梵行即具無緣之慈悲也。此七善之義雖通大小乘經,而其法體,則隨經而有差別,如小乘經解獨一爲無余涅槃,法華經解爲圓頓一乘法。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七善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