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七種自性?七種自性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七種自性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七種自性”的解釋

  七種染淨諸法之自性。又作七種性自性。即:(一)集性自性(梵samudaya  -svabha^va  ),又稱集自性,謂善惡聚集,成就染淨法之性。(二)性自性(梵bha^va  -svabha^va  ),謂諸法各自任持之性。(叁)相性自性(梵laks!an!a  -svabha^va  ),又稱相自性,謂諸法相狀各別之性。(四)大種性自性(梵maha^  -bhu^ta-svabha^va  ),又稱大性自性,謂能造一切色法之因,亦即四大種各各之性。(五)因性自性(梵hetu  -svabha^va  ),又稱因自性,即諸法生起之親因之性。(六)緣性自性(梵pratyaya  -svabha^va  ),又稱緣自性,即諸法生起之助緣之性。(七)成性自性(梵nis!patti  -svabha^va  ),又稱成自性,謂諸法之實性,即淨法成就之如來藏自性清淨心。[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一、入楞伽經卷一、楞伽經通義卷一]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七種自性”的解釋

  (名數)如來有七種之性自性,性者即不變遷之義,此不變遷之性即爲如來之自性,故名性自性。一集性自性,集即聚也,其性自性,即是萬善聚集之因,是約于聖而論。故經曰:即叁世如來性自性第一義心也。二性自性,由前第一義心所集萬善之因而各有自性存于內,故名性自性。叁相性自性,可見而分之,謂之相。由前第一義心所集萬善之因而各有自相現于外,故名相性自性。四大種性自性,大種者即地水火風四大之種子也。無處不在,故曰大。大種性自性者謂四大種各有自性也。大種原通于凡聖。今約于聖報而言,即此大種之性自性,是法性五陰之果也,是名大種性自性。五因性自性,因即以能生爲義。前所證大種之果,必有所起之因,即是第一義因心也,是名因性自性。六緣性自性,緣即緣助也,證第一義自性之果德,雖由因心,然須假衆之緣助而顯成,是名緣性自性。七成性自性,成即成就也,因緣和合而成果也,即成就如來第一義之果德,故名成性自性。見楞伽經一。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七種自性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