爲釋尊本生之一。即過去毗婆屍佛入滅後像法之世,印度波羅□國王之子。據大方便佛報恩經卷叁載,昔毗婆屍佛時,有波羅□國,其王聰睿仁賢,常以正法治國,王有子,性善而不嗔,故名忍辱。王病笃時,奸臣爲除太子而謂唯有不嗔之人眼、入髓方能治病,太子以己性不嗔,遂剜二目,並斷骨出髓,以爲妙藥。彼時之太子即釋尊之前身。此爲有關釋尊修忍辱行本生故事之一。[經律異相卷叁十一](參閱“忍辱仙”2894)
(本生)昔毗婆屍佛時,波羅捺國王有太子,名忍辱。太子之父母病重,醫雲:應以不嗔人肉爲藥。太子自念我生來不嗔,因名忍辱,可充此藥。國中設有不嗔者,豈可以彼救我親耶?遂自割肉充藥,父母病即愈。見大方便佛報恩經二,經律異相叁十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