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叁根?叁根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、英漢對照詞典、佛學常見辭彙、法相辭典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叁根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叁根”的解釋

  (一)又作叁輩。衆生之根性有上、中、下叁等,稱爲叁根。據法華經卷叁藥草喻品載,猶如卉木叢林及諸藥草中,有小根小莖小枝小葉,有中根中莖中枝中葉,有大根大莖大枝大葉,其上中下隨樹之大小而各有所受。上根者(又作利根),根性伶俐,速發智解,堪忍耐難行,能證妙果;中根次之,下根(又作鈍根)最劣。摩诃止觀卷六下(大四六·七九中):“下根斷惑盡,方能出假,佛于法華中破其取涅槃心,勸發無上道,起方便慧。(中略)中根者斷見惑已,生死少寬,思任運斷。(中略)上根者初心聞慧即能體達見思即空。”[大智度論卷五十四、法華玄論卷九、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六之叁、天臺四教儀集注卷下]

  (二)全稱叁不善根。即貪、嗔、癡等叁煩惱。(參閱“叁不善根”530)

  (叁)全稱叁無漏根。即二十二根中之未知當知根、已知根、具知根等。(參閱“叁無漏根”629)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叁根”的解釋

  (術語)謂貪嗔癡之叁毒也。此叁者能生惡業,故名爲根。見大乘義章五本。[囗@又]上中下之叁根。就衆生善根之強弱而言。[囗@又]謂叁無漏根也。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叁根”的解釋

  (名數)又曰叁無漏根。謂見,修,無學叁道之無漏智也。一未知當知根。在于見道,無漏智爲向無始以來未曾知之苦集滅道四谛之境,自此當知彼而行動者,故其無漏智名爲未知當知根。蓋在見道者爲苦法智忍至道類智忍之十五心,于此十五心觀上下二界四谛之境間,無論何者,無漏智未曾知之境界,自是當知而始運轉也。但此未知當知根雖以無漏之慧根爲主,然就同時相應之心心所法,有最勝能者,使之相從,以善根與喜樂舍叁受根及信等五根,都合九根爲體。二已知根。是爲修道之無漏智。在修道,于上下之四谛無所謂未曾知者,無論何者皆已知了,但爲斷修惑,數數觀四谛之境,是名爲已知根。以九根爲體。與上之未知根同。叁具知根。是爲無學根之無漏智。即盡智無生智也。無學之聖者,起盡智或無生智,則己已知四谛之理。有此自知心名爲具知。此具知亦合九根如上。已上爲新譯之名。舊譯名未知欲知根,知根,知已根。見俱舍論二、智度論二十叁。

【英漢對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叁根”的解釋

Three  Roots  ==  叁根

The  three  (evil)  roots,  i.e.  desire,  hate  and  stupidity.  Another  group  is  the  three  grades  of  good  "roots"  or  abilities,  i.e.  superior,  medium  and  inferior.

【佛學常見辭彙】對“什麼是叁根”的解釋

  1.指貪嗔癡,因它們能夠生長衆生的惡業。2.衆生善根的強弱有叁種,即上根、中根、下根。3.叁無漏根的簡稱。 - 陳義孝編

【法相辭典】對“什麼是叁根”的解釋

瑜伽二十八卷叁頁雲:複有叁根。一、未知欲知根。二、已知根。叁、具知根。雲何建立如是叁根?謂于諸谛未現觀者,加行勤修諸谛現觀;依此建立未知欲知根。若于諸谛已得現觀,而居有學;依此建立已知根。若阿羅漢,所作已辦,住無學位;依此建立具知根。
  二解  雜集論十卷十一頁雲:叁根者:謂未知欲知根,已知根,具知根。未知欲知根者:謂于加行道,及于見道十五心剎那中,所有諸根。此中顯示順決擇分所攝加行道,及見道十五剎那所有諸根,是未知欲知根體。言諸根者,謂意根,信等五根。由未至等地所依差別故;如其所應,有樂喜憂舍根隨一。憂根者:謂加行道時,順決擇分後,于上解脫,希求欲證,愁戚所攝。如是十根,先未知真,爲欲得知,修習轉故;名未知欲知根。已知根者:從第十六見道心剎那已上,于一切有學道中,所有諸根,是已知根體。所以者何?卽前十根,從第十六見道心剎那,乃至金剛喻定,于如是有學道中,未有所應知境,曾所不知故;名已知根。具知根者:謂于無學道所有諸根。言諸根者,卽前所說九根,除憂根,于無學道中,說名具知根。具知者:謂阿羅漢等,此所有根,名具知根。無學身中,無有憂根。所應學無故。 - 朱芾煌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叁根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