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叁獸渡河?叁獸渡河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、叁藏法數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叁獸渡河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叁獸渡河”的解釋

  以兔、馬、象叁獸之渡河比喻叁乘斷惑修行之深淺。蓋佛陀住世說法四十五年,然因聽聞教法之人根機深淺不同,乃以方便宣說叁乘法;教法雖有叁乘之別,然皆同屬一味法性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以所證有深淺,猶如兔、馬、象叁獸之渡河,兔渡則浮,馬渡及半,象乃澈底截流。

  法華經玄義卷八下(大叁叁·七八一下):“叁獸渡河,同入于水,叁獸有強弱,河水有底岸,兔馬力弱,雖濟彼岸,浮淺不深,又不到底。大象力強,俱得底岸。叁獸喻叁人,水喻即空,底喻不空。二乘智少,不能深求,喻如兔馬。菩薩智深,喻如大象,水軟喻空,同見于空,不見不空。底喻實相,菩薩獨到,智者見空及與不空。”即知聲聞悟道最淺,緣覺悟道稍深,菩薩悟道最深。法性之空理,猶如河水,叁乘之人雖證同一法性,渡同一生死之流,然因其根機深淺不同而生差別。

  (一)象渡河,比喻菩薩之人修六度萬行,利益衆生,斷除見思惑,習氣盡淨而證菩提,如象之渡河,得至其底。(二)馬渡河,比喻緣覺之人修十二因緣,斷除見思惑,雖兼斷習氣,未能淨盡,而證真空之理,如馬之渡河,雖不至底而漸深。(叁)兔渡河,比喻聲聞之人修四谛法,斷除見思惑,未能除斷習氣,但證真空之理,如兔之渡河,但浮水而過,不能深入。

  于法華經玄義卷八下更分象爲大小二種,而以小象比喻別接通之菩薩,以大象比喻圓接通之菩薩。[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七、優婆塞戒經卷一、大毗婆沙論卷一四叁、摩诃止觀卷六上]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叁獸渡河”的解釋

  (譬喻)婆沙論。叁獸渡河。兔浮水上。馬及一半。象窮底。喻菩薩緣覺聲聞。所得有淺深也。說見叁獸項。

【叁藏法數】對“什麼是叁獸渡河”的解釋

  [出天臺四教儀並法華玄義]  叁獸。喻叁乘。河。喻空理也。謂通教聲聞緣覺菩薩。同出叁界。取證空理。而根器有大小。行位有淺深。如象馬兔同共渡河。而有淺深之異。故以此爲喻也。(叁界者。欲界。色界。無色界也。)一象渡河象渡河者。喻菩薩之人也。謂菩薩修六度萬行。利益衆生斷見思惑及斷習氣盡而證菩提。如象之渡河。得其底也。(六度者。一布施。二持戒。叁忍辱。四精進。五禅定。六智慧也。見思惑者。意根對法塵而起分別曰見惑。眼耳鼻舌身。貪愛色聲香味觸五塵曰思惑。習 - 明·一如等 撰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叁獸渡河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