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叁種審慮對境之精神作用。即:(一)對境取正因邪因俱相違等之相,加以審察思慮,稱爲審慮思,又作加行思。(二)審慮後,決定其意,稱爲決定思。(叁)其後,方才發動身、語二業,稱爲動發勝思,又作等起思。又以其勢力強勝,故謂之勝。其中,前二思爲意業。動發勝思又可分爲動身思與發語思,動身思爲身業,發語思爲語業。配以因等起、刹那等起,則有二說:(一)審慮思與決定思之初念爲遠因等起,決定思之最後念爲近因等起,動發勝思爲刹那等起。(二)前二思爲遠因等起,動發勝思之初念爲近因等起,第二念以後爲刹那等起。[大乘成業論、成唯識論卷一、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本](參閱“思”3807)
(名數)凡發動身語二業,有叁思:一審慮思,將發語而先審慮之思也。二決定思,起決定心而將發動之思也。叁動發勝思,正發身語而動作善惡事之最勝思也。此中以前二思爲意業,以第叁動發勝思爲身語二業。見義林章叁末。
[出華嚴經疏鈔] 一審慮思謂在意地籌量之時。未有所作。故名審慮思。二決定思謂意既決定。乃有所作。是名決定思。叁動發思唯識論雲。動身之思。名爲身業。發語之思。名爲語業。是名動發思。 - 明·一如等 撰
心識緣境,與意識相應的思心所,對境的叁種審慮作用。即:一、對境取正因邪因俱相違等之相,加以審察思慮,稱爲審慮思。二、審慮後,決定其意,稱爲決定思。叁、決定之後,方才發動身、語二業,稱爲動發勝思。又以其勢力強勝,故謂之勝。其中,前二思爲意業。動發勝思又可分爲動身思與發語思,動身思爲身業,發語思爲語業。 - 于淩波居士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