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叁轉十二行相?叁轉十二行相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、法相辭典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叁轉十二行相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叁轉十二行相”的解釋

  梵語tri-parivarta-dva^das/a^ka^ra-dharma-cakra-pravartana。又作當叁轉四輪十二行法輪、四谛法輪叁會十二轉說、叁轉十二行法輪。指世尊叁轉四谛之法輪,每一轉各具四行相,故有十二行相。叁轉者,四谛各有示相轉(肯定四谛,說此是苦谛、集谛、滅谛、道谛)、勸相轉(說此苦谛應知,集谛應斷,滅谛應證,道谛應修)、證相轉(說苦谛已知,集谛已斷,滅谛已證,道谛已修)。此叁轉各具眼(梵caks!us  )、智(梵jn~a^na  )、明(梵vidya^  )、覺(梵buddhi  )等四行相,或叁周循曆四聖谛,故稱十二行相。據大毗婆沙論卷七十九載,眼智明覺有兩義:(一)眼,即法智忍;智,即諸法智;明,即諸類智忍;覺,即諸類智。(二)眼,觀見之義;智,決斷之義;明,照了之義;覺,警察之義。

  于每一谛中,皆有叁轉十二行相,故四谛合之,共有十二轉四十八行相。如以苦谛言之,謂“此是苦”,爲示相轉;謂“應遍知此苦”,爲勸相轉;謂“已遍知此苦”,爲證相轉。此叁轉依次可配于見道、修道、無學道;如是一一而轉,每一轉皆各具眼、智、明、覺等四行相,故于一苦谛即有叁轉十二行相。[雜阿含經卷十五、四分律卷叁十二、俱舍論卷二十四、瑜伽師地論卷九十五、法華經玄贊卷四、俱舍論光記卷二十四](參閱“轉法輪”6619)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叁轉十二行相”的解釋

  (術語)見叁轉法輪條。

【法相辭典】對“什麼是叁轉十二行相”的解釋

俱舍論二十四卷十八頁雲:雲何叁轉十二行相?此苦聖谛,此應遍知,此已遍知,是名叁轉,卽于如是一一轉時,別別發生眼智明覺;說此名曰十二行相。如是叁轉十二行相,谛谛皆有;然數等故,但說叁轉十二行相。如說二法七處善等。由此叁轉,如次顯示見道修道無學道叁。 - 朱芾煌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叁轉十二行相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