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僧佉論?僧佉論是什麼意思?

在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、翻譯名義集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僧佉論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僧佉論”的解釋

  (外道)即數論師也。

【翻譯名義集】對“什麼是僧佉論”的解釋

  正雲僧企耶。此雲數術,又翻數論。輔行雲:迦毗羅說經十萬偈,名僧佉論。用二十五谛,明因中有果,計一爲宗。言二十五谛者,一者從冥初生覺,過八萬劫前,冥然不知。但見最初中陰初起,以宿命力恒憶想之,名爲冥谛,亦雲世性。謂世間衆生,由冥初而有,即世間本性也。亦曰自然,無所從故。從此生覺,亦名爲大,即中陰識也。次從覺生我心者,此是我慢之我,非神我也,即第叁谛。從我心生色聲香味觸,從五塵生五大,謂四大及空。塵細大粗,合塵成大,故雲從塵生大。然此大生,多少不同。從聲生空大;從聲觸生風大;從色聲觸生火大;從色聲觸味生水大;五塵生地大。地大藉塵多故,其力最薄;乃至空大藉塵少故,其力最強。故四輪成世界,空輪最下,次風,次火,次水,次地。從五大生十一根,謂眼等根,能覺知故,故名爲根,名五知根。手足口大小遺根,能有用故,名五業根。心平等根,合十一根。心能遍緣,名平等根。若五知根,各用一大。謂色塵成火大,火大成眼根,眼根還具色,空塵成耳根,耳根還聞聲;地成鼻,水成舌,風成身,亦如是。此二十四谛,即是我所,皆依神我,名爲主谛。能所合論,即二十五。 - 宋·普潤法雲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僧佉論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