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善來?善來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、阿含辭典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善來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善來”的解釋

  (一)梵語sva^gata,巴利語  sa^gata。音譯作沙竭陀、莎揭哆、娑婆揭多。爲印度比丘歡迎來客所用之客套語,即“其來正好”之意。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叁客舊相遇條記載印度寺衆之禮法,凡弟子門人等應先對來客說“莎揭哆”;客即答“窣莎揭哆”(梵susva^gata  ,譯作極善來)。

  佛陀對比丘稱“善來比丘”時,該比丘即得具足戒,此謂“善來得”,爲十種得戒緣之一,系限于釋尊一人特授之作法。即由彼人之願力與佛陀之威神力,佛向欲出家之人稱“善來比丘”,彼人即爲沙門,具備剃發與著袈裟之相,得具足戒。“善來比丘”一語始用于憍陳如等五比丘歸依釋尊時。據善見律毗婆沙卷七載,佛世時依此法而得戒者,凡一千叁百四十一人。四分律載有名字比丘、相似比丘、自稱比丘、善來比丘、乞求比丘、著割截衣比丘、破結使比丘、受大戒百四羯磨如法成就得處所比丘等八種比丘,此列第四,爲具足戒作法製定前出家型態之一。增一阿含經卷十五(大二·六二一下):“諸佛常法,若稱善來比丘,便成沙門。是時世尊告迦葉曰:“善來比丘!此法微妙,善修梵行。”是時迦葉及五百弟子所著衣裳盡變作袈裟,頭發自落,如似剃發,以經七日。”[中阿含卷九手長者經、佛本行集經卷叁十四、毗尼母經卷一、四分律卷叁十二、五分律卷十五、摩诃僧祇律卷二十叁、十誦律卷五十六、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二、俱舍論卷十四]

  (二)梵名Sva^gata  ,巴利名Sa^gata  。又作娑婆揭多、沙伽陀、修伽陀。佛世之比丘名,爲憍閃毗國(巴Kosambi^  )失收摩羅山(梵Sum!suma^ragira  )浮圖長者(梵Bodha  )之子。以資性薄福,蕩盡家産,賴行乞維生,人稱惡來(梵Dura^gata  )。後遇釋尊,釋尊教其以青蓮花供僧,乃憶前生曾修青處觀。其後又聞釋尊演說妙法,證得初果,遂剃發出家,發勇猛心,終證阿羅漢果。釋尊命其至失收摩羅山調伏毒龍,師至龍處,入火光定,以神通力調伏之。後至室羅伐城,受一婆羅門供養,不知飲漿中羼酒,飲之醉臥于地,釋尊爲說飲酒之過,此即製飲酒戒之起因。[增一阿含經卷叁、無量壽經卷上、阿羅漢具德經、沙曷比丘功德經、有部毗奈耶卷四十二飲酒學處、四分律卷十六]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善來”的解釋

  (雜語)印度比丘,歡迎來人之辭。寄歸傳叁曰:“西方寺衆多爲製法,凡見新來,無論客舊及弟子門人舊人,即須迎前唱莎揭哆,譯曰善來。”梵Susv&amacron;gata。

【阿含辭典】對“什麼是善來”的解釋

歡迎! - 莊春江居士編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善來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