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舍利弗阿毗昙論?舍利弗阿毗昙論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舍利弗阿毗昙論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舍利弗阿毗昙論”的解釋

梵名S/a^riputra^bhidharma  -s/a^stra  。凡叁十卷。又稱舍利弗阿毗昙。姚秦昙摩耶舍、昙摩崛多等合譯。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冊。內容系解釋小乘諸法之名義,並加以分類組織。體裁同于六足論中之集異門足論。計分四分叁十叁品:第一問分十品,第二非問分十一品,第叁攝相應分二品,第四緒分十品。

  其中,第一問分,就十二入、十八界、五陰、四谛、二十二根、七覺、叁不善根、叁善根、四大、五戒等作問答解釋。第二非問分,先略解色界非色界等之一六○事、思業思已業等之二○五事、凡夫人非凡夫人之七十五事、正見正智等之二叁四事;其次,再詳釋十二因緣、四正勤、四神足,又隨釋所引中阿含經卷二十四、雜阿含經卷叁十等之文,複依增上法列舉解釋身念處乃至十一解脫入之叁十八事,及恃生乃至六十二見等四二○事。第叁攝相應分,初舉苦谛系法非苦谛系法四二叁事,次分性門攝事門,又闡釋眼識界耳識界等七十二事,而說各法之相應關系。第四緒分,闡釋因緣無間緣等十緣、因因無間因等叁十叁因、因起等六十六名色、見結等十結、身口意等叁行、一五八觸、聖心非聖心等一叁七心、殺生等十不善業道、不殺生等十善業道、五支定五智定等二六叁定。

  本論之內容與其他小乘之諸大論書相比略有異同,例如與法蘊足論相比,缺少預流支、證淨、聖種等叁品;與品類足論辯千問品相比,缺少四證淨  四  聖種等二事;與巴利文毗崩伽(Vibhan%ga)相比,則缺少有關法心(巴dhammahadaya  )之論述。此外,關于本論之成立、弘傳,及其論旨與各部派之關系,有下列說法:(一)根據大智度論卷二、部執異論疏與叁論玄義等之說,本論系佛陀十大弟子之舍利弗所講說,後由犢子部弘傳。(二)法華經玄贊卷一則認爲本論系正量部之教義。(叁)若由本論第二十七假心品之立論內容觀之,則顯然與大衆部所立之義相同,故可謂本論論旨亦通于大衆部之教說。[出叁藏記集卷二、開元釋教錄卷四、大藏經南條目錄補正索引、宗教界第十之八法蘊足論の成立(椎尾辨匡)]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舍利弗阿毗昙論”的解釋

  (書名)姚秦昙摩耶舍,昙摩崛多共譯,叁十卷。有叁十品論種種之法相。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舍利弗阿毗昙論”的解釋

  (書名)叁十卷,姚秦昙摩崛多譯。舍利弗所立之對法藏也。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舍利弗阿毗昙論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