施波羅密、戒波羅密、忍波羅密、精進波羅密、禅波羅密、般若波羅密、方便波羅密、願波羅密,力波羅密、智波羅密。此十波羅密是唯識論所立,稱爲十勝行,即菩薩在十地時所修行的道法。 - 陳義孝編
十波羅密,亦名十勝行。
一、施 施有叁種:
一、財施。
二、無畏施。
叁、法施。
二、戒 戒有叁種:
一、律儀戒。
二、攝善法戒。
叁、饒益有情戒。
叁、忍 忍有叁種:
一、耐怨害忍。
二、安受苦忍。
叁、谛察法忍。
四、精進 精進有叁種:
一、被甲精進。
二、攝善精進。
叁、利樂精進。
五、靜慮 靜慮有叁種:
一、安住靜慮。
二、引發靜慮。
叁、辦事靜慮。
六、般若 般若有叁種:
一、生空無分別慧。
二、法空無分別慧。
叁、俱空無分別慧。
七、方便善巧 方便善巧有二種:
一、回向方便善巧。
二、拔濟方便善巧。
八、願 願有二種:
一、求菩提願。
二、利樂他願。
九、力 力有二種:
一、思擇力。
二、修習力。
十、智 智有二種:
一、受用法樂智。
二、成熟有情智。
“波羅密”此十相者,要七最勝之所攝受,方可建立波羅密多,
一、安住最勝 謂要安住菩薩種性。
二、依止最勝 謂要依止大菩提心。
叁、意樂最勝 謂要悲愍一切有情。
四、事業最勝 謂要具行一切事勝。
五、巧便最勝 謂要無相智所攝受。
六、回向最勝 謂要回向無上菩提。
七、清淨最勝 謂要不爲二障間雜。
若非此七所攝受者,所行施等,非到彼岸。 - 明·楊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