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語s/iks!ama^n!a^,巴利語sikkhama^na^。即未受具足戒前學法中之尼衆。爲七衆之一,出
家五衆之一。又作式叉摩那尼、式叉摩尼、式叉尼、式叉摩拏。意譯作學戒女、正學女、學法女。蓋受具足戒之前,凡二年內,須修學四根本戒和六法,即學習一切比丘尼之戒行;藉此二年之時間,以驗知是否有妊,並藉修行戒法磨練其性情,使習慣出家生活,以堅固其道心。四根本戒即戒淫、戒殺、戒盜、戒大妄語等四重戒。六法指染心相觸、盜人四錢、斷畜生命、小妄語、非時食、飲酒。據瑜伽師地論之說,女人多煩惱,故須行此漸次受戒之法。[四分律卷四十八、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七、大智度論卷十叁、四分律刪繁補阙行事鈔卷下之四](參閱“七衆”105)
(術語)又作式叉摩拏。式叉摩那尼之略。
此雲學法女。四分:十八童女,應二歲學戒。又雲:小年曾嫁,年十歲者,與六法,十誦中六法練心也。能持六法,方與受具。二年者,練身也,可知有胎無胎。事鈔雲:式叉尼具學叁法:一學根本,謂四重是;二學六法,即羯磨所謂染心相觸、盜人四錢、斷畜生命、小妄語、非時食、飲酒也;叁學行法,謂一切大尼戒行,並須學之。若學法中犯者,更與二年羯磨。僧祇雲:在大尼下,沙彌尼上坐。今述頌曰:染心相觸盜四錢,斷畜生命小妄語,戒非時食及飲酒,是名式叉學六法。 - 宋·普潤法雲
爲音譯,義譯爲「學法女、正學女、學戒女」,指從沙彌尼至比丘尼二年間的修學者。 - 莊春江居士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