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語satya-va^da,巴利語 sacca-va^da。即真實、不妄不異之語。指佛或修行者所說之話語。金剛般若經(大八·七五○中):“如來是真語者、實語者、如語者、不诳語者、不異語者。”在長阿含卷八衆集經中,論及口之四善行時,將實語(巴musa^-va^di^-verama^n!i^ ,離妄語)與軟語、不绮語、不兩舌叁者共舉;同經卷十二清淨經中,將實語(巴bhu^ta-va^di^ ) 與應時語、義語、利語、法語、律語等五者並舉;卷十四梵動經中,則將實語與知時之語、利語、法語、律語、止非之語等五者共舉。
顯密二教于此說法略有不同,在顯教中,謂所說稱于實,又如言起行,其言行能相應者爲實語;華嚴經探玄記卷六(大叁五·二二九下):“如言起行,故雲實語。”密教則以說真如之言爲實語,即釋摩诃衍論卷二所說五種語中之第五種如義語;大日經疏卷一(大叁九·五七九中):“真言,梵曰漫怛羅,即是真語、如語、不妄不異之音。”[別譯雜阿含經卷四、卷十四、正法念處經卷五十四、大寶積經卷七十九、大方等大集經卷十]
(術語)實者不妄不異之義。顯教謂語之稱于實,又行能與語相應者,爲實語。密教謂說真如之言爲實語。是釋摩诃衍論所明五種語之第五如義語也。金剛經曰:“如來是真語者,實語者,如語者,不诳語者,不異語者。”大集經十曰:“猛風可說索系縛,須彌可說口吹動。不可說佛有二語。實語真語及淨語。”探玄記六曰:“如言起行,故雲實語。”大日經疏一曰:“真言梵曰漫怛羅,即是真語如語不妄不異之音。”
真實的言語。 - 陳義孝編
集異門論十卷十一頁雲:實語者:謂所說語、稱實,離非實;是名實語。
二解 集異門論十叁卷五頁雲:問:雲何實語?答:且如苾刍舉他苾刍,實見實聞實疑犯戒犯見犯軌則犯淨命罪。彼如是語、名爲實語。 - 朱芾煌
所說的都是如實的,另譯作「實說」。 - 莊春江居士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