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十住心?十住心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、佛學常見辭彙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十住心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十住心”的解釋

  乃指心之十種狀態。略稱十住。日本真言宗對于衆生發菩提心之過程,以宗教意識之發展,分類爲十種形式,並以此此對顯密諸教,認爲顯教劣,密教勝。此系日僧空海根據大日經、菩提心論所創倡者。即:(一)異生羝羊心,謂凡夫(異生)如羝羊(牡羊),但以食欲及性欲之本能生活終始,多惡少善。(二)愚童持齋心,如愚癡小兒,偶亦發心以人間道德來反省自己,而有謹慎日常行爲之心。此相當于人乘。  (叁)嬰童無畏心,如母懷抱中之嬰兒,無所畏怖,由于死後生天之信仰,而獲得宗教上之安心。此相當于天乘。以上叁心乃屬世俗之思想,以下始爲佛教思想。(四)唯蘊無我心,雖知一切法由五蘊假合而成,亦知無我之理,但仍固執五蘊存在。此相當于依四谛教法求阿羅漢果之聲聞乘。(五)拔業因種心,乃觀十二因緣,拔除惑業因緣之種子,出離叁界。此相當于緣覺乘。(六)他緣大乘心,他緣與無緣同義,即以絕對之慈悲心救度衆生,法相宗屬此。(七)覺心不生心,覺悟到心性之不生不滅,此爲叁論宗“八不中道”之境界。(八)一道無爲心,又作如實一道心,如實了悟絕對真理之心,此爲天臺宗一實中道之境界。(九)極無自性心,覺悟到萬有悉無自性,真如隨緣而顯現之境界,華嚴宗屬此。(十)秘密莊嚴心,開顯心地之秘密,一切功德莊嚴圓滿,此指真言宗之境界。

  有關十住心之說述,十住心論以其旨在顯示真言行者上轉進升之相,故古來謂之九顯十密之法相;對此,秘藏寶鑰以其旨在判顯密二教之淺深次第,故謂九顯一密之教相。又宥快之秘藏寶鑰鈔卷上,對于橫豎有二雙四

重之四種十住心說,如上表所示。日本佛教對于此十住心之教判,自天臺宗始,至淨土宗、日蓮宗等對之均有非難;而臺密安然之真言宗教時問答卷二亦舉有五失,指其違大日經及義釋、金剛頂經、守護經、菩提心論、衆師說。[秘藏寶鑰卷上、卷下、法華真言勝劣事(日蓮)]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十住心”的解釋

  (名數)此真言宗之教相判釋也。其名目雖本于大日經十心品並大日經疏(亦本于菩提心論,釋摩伽衍論),至其本質,實可稱爲日本弘法大師之獨創。故其本據在弘法之十住心論及秘藏寶鑰:一、異生羝羊心,異生爲凡夫,六趣,四生等各異之生,即如所謂群生也。羝羊爲牡羊,其性下劣,除求水草念淫欲外,他非所知,以譬凡夫愚癡闇昧不解世理,醉生夢死,非道惡人,無信,無德者。屬于此部者。本不可列于教判之內,以皆爲可進第二心之階段,故列于此處也。二、愚童持齋心,愚童者,愚昧之童子也。持齋者,持八關齋也。惡者非始終爲惡,爲內薰與外緣所誘,亦修五戒十戒等作善,忠孝仁義禮智等德者是也。人乘之教,如儒教等皆攝于其中。叁、嬰童無畏心,嬰童爲母所抱則安,願生于天得神佛擁護則滿足。如弘法注:“外道生天,暫得蘇息。”(秘藏寶鑰)乃修四禅六行之生天教也。以上爲世間叁個之住心,攝于胎藏界曼荼羅第叁大院外金剛部之衆,以下爲出世間。四、唯蘊無我心,入佛之法門最初之住心也。畏生死,厭苦,願寂滅後涅槃者,觀四谛之理。執叁世實有法體恒有,得唯我空者,即聲聞乘之佛法也。如小乘二十部,俱舍,成實是也。五、拔業因種心,較前者更進。處于無佛世界,修無言等業,見飛華落葉,觀十二因緣之法者,即煩惱所作之因雖拔而其習氣未薰在者,如緣覺乘是也。以上二乘小乘教之類攝于胎曼釋迦院之眷屬。六、他緣大乘心,他緣與無緣同,住于自他怨親平等之觀,悟真如平等,度衆生界使歸入佛界也。正與法相宗所教相當。彌勒菩薩之內證法門也。七、覺心不生心,從前心之賴耶緣起進一步,入于心境俱空之證,覺悟心性之不生不滅。說叁論宗所謂八不中道,起信論所說當之。此文殊菩薩之內證也。以上二心爲叁乘教,以下叁心爲一乘教。八、一道無爲心,又名如實一道心。如實知自心,空性無性心。法華所說,以心即境無爲無相爲極意,大日經謂爲“如實知自心”配于天臺宗。觀音菩薩之內證也。九、極無自性心,有淺深之二釋。淺釋者,華嚴法界諸法即真如實相,真如無自性,隨變不守自性,染淨真妄交轍,事事無礙重重無盡之義也。深釋者,是由毗盧遮那之教覺而無自性。華嚴之法門當之,以爲普賢菩薩之內證。以上九心是爲顯教之攝也。十、秘密莊嚴心,秘密者金胎兩部六大叁密五相五智等之無盡法門也。等覺十地亦不能見聞,其法門之德謂之莊嚴。即真言宗教之心地也。此十住心有橫豎二者,橫十住心者于一十住心又有十住心,委如十住論。橫十住心爲胎藏界之十住心,豎十住心爲金剛界之十住心,胎金不二之處謂爲不二之十住心。出決義鈔直牒十。

【佛學常見辭彙】對“什麼是十住心”的解釋

  是密宗的教相判釋。一、異生羝羊心,異生,謂凡夫,凡夫不辨善惡,但念淫食,如彼羝羊,此即叁惡趣的修因。二、愚童持齋心,即由外因緣發起善心,或行世善,或持五戒,此即人間之果報。叁、嬰童無畏心,即求生天上,離惡趣苦,或修十善,此是大乘的住心。(以上叁心,爲世 - 陳義孝編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十住心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