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十宗?十宗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、佛學常見辭彙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十宗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十宗”的解釋

  乃華嚴宗對佛教教義之分類批判。通常與五教合稱五教十宗;五教系自教上分類,十宗則自理上分類。依華嚴五教章卷一、華嚴經探玄記卷一所載,十宗即:  (一)我法俱有宗,此宗主張主觀之我與客觀之事物俱爲實有而存在。說善惡報應教義之人天乘,及小乘中之犢子部等屬此。(二)法有我無宗,此宗主張客觀之事物遍叁世而實有、法體恒有,但並無主觀之我。小乘之說一切有部等屬此。(叁)法無去來宗,此宗主張一切法現在有實體,而在過去、未來則無實體。大衆部等屬此。(四)現通假實宗,此宗不獨說過去、未來無體,即對現在法亦主張有假有實。萬有分爲五蘊、十二處、十八界,此中五蘊法有實體,但十二處、十八界是所依、所緣,屬積聚法,是假有不實。說假部、成實論等主張此說。(五)俗妄真實宗,此宗主張世俗之萬法盡屬虛妄,唯有說出世間真谛之佛教真理爲實在。說出世部等屬此。(六)諸法但名宗,此宗主張世、出世間、有漏無漏之一切事物,但有名無實體。一說部等屬此。以上六宗屬于小乘,同時第六宗通于大乘初教之始教。(七)一切皆空宗,此即般若經等之大乘始教所說,主張一切萬法悉皆爲真空。而此真空非迷妄心所能想像之空,乃無分別之本來即空。指般若經等。(八)真德不空宗,萬法終歸一真如,故此宗稱煩惱所覆蓋之真如爲如來藏,而主張如來藏有真實之德,故真體不空,且具無數清淨之性質。五教中之終教屬此。即楞伽經等。(九)相想俱絕宗,真理乃是客觀之對象與主觀之心共泯,絕相對待之不可說、不可思議。五教中之頓教,例如維摩經默不二之說即屬此。(十)圓明具德宗,主張萬法一一悉具足一切功德,所有現象互不相礙,具有重重無盡之關系。華嚴之別教一乘即屬此。

  上述十宗與五教判教學說密切關聯,收釋一代聖教,理無不盡,其中一至六爲小乘教,七爲大乘始教,八爲大乘終教,九爲頓教,十爲圓教,故稱十宗收教。另據澄觀之華嚴玄談卷八所載,(七)爲叁性空有宗,系爲主張叁性、叁無性之相始教;(八)爲真空絕相宗,相當于前述之相想俱絕宗;(九)爲空有無礙宗,相當于真德不空宗;(十)爲圓融具德宗,相當于圓明具德宗。並且,對于法藏之以性相融會(承認本體與現象間融合一致)爲主,澄觀則表示性相決判(主張本體與現象有所區別)。又于法相宗之八宗教判,(一)至(六)與十宗之前六宗相同,(七)勝義皆空宗,乃般若經、叁論之說;(八)應理圓實宗,乃深密、法華、華嚴等諸經,或世親、無著之說。[法華玄贊卷一(窺基)](參閱“五教十宗”1146)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十宗”的解釋

  (名數)十宗者,律宗(南山宗),俱舍宗(有宗),成實宗,叁論宗(性空宗),天臺宗(法華宗),賢首宗(華嚴宗),慈恩宗(法相宗),禅宗(心宗),密宗(真言宗),淨土宗(蓮宗)也。楊仁山先生之十宗略說,以前九宗分攝群機,後一宗普攝群機。極爲簡而易曉。[囗@又]日本昔時流布之十宗。有二說,一大乘律宗,俱舍宗,成實宗,法相宗,叁論宗,天臺宗,華嚴宗,真言宗,小乘律宗,淨土宗也。二于前之十宗除大乘律宗加禅宗爲十宗者。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十宗”的解釋

  (名數)佛門之宗派也(一)華嚴宗有五教十宗之說。即我法俱有宗,法有我無宗,法無去來宗,現通假實宗。俗妄真實宗,諸法但名宗,一切皆空宗,真德不空宗,相想俱絕宗,圓明具德宗,是也。(二)律宗一名南山宗,俱舍宗一名有宗,成實宗,叁論宗,一名性空宗,天臺宗一名法華宗,賢首宗一名華嚴宗,慈恩宗一名相宗,禅宗一名心宗,密宗一名真言宗,淨土宗一名蓮宗,亦稱十宗

【佛學常見辭彙】對“什麼是十宗”的解釋

  俱舍宗、成實宗、禅宗、天臺宗、華嚴宗、真言宗、法相宗、淨土宗、律宗、叁論宗。在此十宗中,前二宗屬小乘,後八宗屬大乘。茲列表說明如下:
1,俱舍宗,以世親菩薩造的俱舍論爲主,發揚諸法的有谛,闡明無我之理。認爲宇宙間的業力不滅,所以萬法皆是實有。至于人,則系諸 - 陳義孝編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十宗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