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四處十六會?四處十六會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四處十六會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四處十六會”的解釋

  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,曆經四處十六會叁十萬頌之講說始告完成。略作四處六會。四處,指王舍城之鹫峰山(靈鹫山)、

舍衛國之給孤獨園(祇園精舍)、他化自在天宮、王舍城竹林精舍之白鹭池畔。十六會,又稱般若十六會、十六分。第一會,說于鹫峰山,有四百卷;第二會至第六會,亦說于鹫峰山,陸續說至第五七叁卷;第七、八、九等會,則說于給孤獨園,自五七四卷說至五七七卷;第十會,說于他化自在天宮,僅說第五七八卷;第十一會至第十四會,則說于給孤獨園,自第五七九卷說至五九○卷;第十五會,說于鹫峰山,乃說第五九一卷至五九二卷;第十六會,說于白鹭池畔,自第五九叁卷說至六百卷。茲列表說明十六會之會次、卷數、品數、頌數、經名等項。(參閱“大般若波羅蜜多經”839)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四處十六會”的解釋

  (術語)大般若經之說會也。見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條附錄。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四處十六會”的解釋

  (術語)四處者一爲王舍城之鹫峰山,二爲舍衛國之給孤獨園,叁爲他化自在天宮,四爲王舍城竹林精舍之白鹭池。十六會者,第一會有四百卷。說于鹫峰山。第二會自四百一卷至四百七十八卷之七十八卷,說于鹫峰山。與第一會大同,羅什譯之摩诃般若,無羅叉之放光般若,竺法護譯之光贊般若,同爲此會。但品有開合。文稍略,又無常啼法誦之二品。第叁會自四百七十九卷至五百叁十七卷之五十九卷,又說于鹫峰山。與第二會開合不同,亦無常啼法誦之二品。第四會自五百叁十八卷至五百五十五卷之十八卷,亦說于鹫峰山。唯最後隨順品中之文,與前叁會不同,苻秦昙摩蜱譯之摩诃般若鈔經,吳支謙譯之大明度無極經,支婁迦谶譯之道行,羅什譯之小品,宋施護譯之佛母出生叁法藏般若,法賢譯之佛母寶德藏般若。共爲此會。第五會自五百五十六卷至五百六十五卷之十卷,亦說于鹫峰山。較第四分,則更略。第六會自五百六十六卷至五百七十叁卷之八卷,亦說于鹫峰山。有十七品。與前分全別。月婆首那譯之勝天王般若。爲此會。第七會五百七十四,五百七十五之兩卷,說于給孤獨園。謂之曼殊室利分。曼陀仙,僧伽婆羅譯之二部文殊般若。爲此會。又此會收于大寶積經第四十六會。第八會五百七十六之一卷,亦說于給孤獨園。謂之那伽室利分。劉宋翔公譯之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經。爲此會。第九會五百七十七之一卷,亦說于給孤獨園。謂之能斷金剛分。羅什,菩提留支,真谛譯之金剛般若經,玄奘義淨譯之能斷金剛般若。爲此會。第十會五百七十八之一卷,說于他化自在天宮,謂之般若理趣分。與密部之理趣經同本,而咒不同。第十一會自五百七十九至五百八十叁之五卷,說于給孤獨園。謂之布施波羅蜜分。第十二會自五百八十四至五百八十八之五卷,亦說于給孤獨園。謂之淨戒波羅蜜多分。第十叁會五百八十九之一卷,亦說于給孤獨園。謂之安忍波羅蜜多分。第十四會五百九十之一卷,亦說于給孤獨園。謂之精進波羅蜜多分。第十五會五百九十一及五百九十二之兩卷,說于鹫峰山。謂之靜慮波羅蜜多分,第十六會自五百九十叁至第六百卷之八卷,說于竹林精舍白鹭池之側。謂之般若波羅蜜多分,其他有小經數部,要之大般若以外現存之諸經,皆在此中。但仁王般若經不攝于十六會。玆將本經之撰述列之如下。大般若經通關法六卷(宋永隆排定),大般若經理趣分述贊叁卷(唐沙門基撰),般若綱要十卷(葛彗葛鼎提綱)。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四處十六會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