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指受佛敕,不入涅槃,永住世間護持教法,饒益有情,令彼等得勝果報之四大阿羅漢。然諸經論所舉之名稱不一:(一)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四舉出大迦葉(梵Maha^ -ka^s/yapa )、君屠缽漢(梵Kun!d!a -dha^na ,又作君屠缽歎、君徒般歎)、賓頭盧(梵Pin!d!ola -bha^radva^ja )、羅雲(梵Ra^hula )四人。其中,大迦葉入雞足山,待彌勒出世,方取滅度。(二)增一阿含經卷二十所舉之四人:大目犍連(梵Maha^ -maudgalya^yana )、大迦葉、阿那律(梵Aniruddha )、賓頭盧。(叁)維摩經卷上弟子品中列舉十大弟子之名,其中又選慧、定、行、解四項目最優勝之四人爲四大聲聞,即舍利弗(梵S/a^riputra ,慧第一)、目連(定第一)、迦葉(行第一)、須菩提(梵Subhu^ti ,解第一)。(四)寶星陀羅尼經卷叁所列舉之四人:舍利弗、大目犍連、富樓那(梵Pu^rn!a )、須菩提。[觀虛空藏菩薩經、大方等大集經卷十九往古品、彌勒下生經、舍利弗問經、大智度論卷四十一]
(二)又作四大弟子。指法華會座中,受佛授記之四聲聞,即迦葉、須菩提、目犍連、迦旃延等四大第子。此四人爲法華經迹門之“叁周說法”中,于譬說周(即講說至譬喻品時)開悟的中根之機。法華經卷二信解品載有此四大聲聞自述所得領解之經過,卷叁授記品則記載如來對此四聲聞授當來作佛之記別。[法華經文句卷六上、法華經玄贊卷六末、法華義疏卷七](參閱“四大弟子”1654)
(名數)須菩提,摩诃迦旃延,摩诃迦葉,摩诃目犍連也。于法華會座此四人爲中根之機,此四人,于信解品得領解。于授記品受當來作佛之記。[囗@又]彌勒下生經以迦葉,屠缽歎,賓頭盧,羅雲爲四大聲聞。見四大弟子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