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語anusmaran!a-vikalpa。即憶念過往之境事而起各種追念分別。爲自性分別、隨念分別、計度分別等叁種分別之一。乃第六識作用之一。又稱隨憶思惟。俱舍論卷二(大二九·八中):“若定、若散意識相應諸念,名爲隨念分別。”依俱舍宗意,隨念分別以第六識相應之念爲體,通于定、散;若依大乘法相之意,以尋、伺爲體,局限于獨散意識。[大毗婆沙論卷四十二、卷七十二、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二、成唯識論卷五、卷七](參閱“叁分別”531)
(術語)叁種分別之一。追念過去之境也。唯存意識之作用耳。
俱舍論二卷六頁雲:若定若散意識相應諸念,名爲隨念分別。 - 朱芾煌
叁分別之一。與意識相應,以念心所爲體,而能明記過去事之追想、記憶作用。六識之中,意識具足自性、計度、隨念叁分別,故謂有分別;前五識僅有自性分別,而無其他二分別,故謂無分別。《阿毗達磨雜集論》卷二,認爲叁分別乃意識的作用,故謂自性分別屬現在,隨念分別屬過去,計度分別則共通于過去與未來。參閱“叁分別”條。 - 于淩波居士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