戒律用語。一山之大衆將會合時,某比丘有事故欲缺席,稱爲“欲法”。該比丘須將此“欲法”傳于將出席之比丘,稱爲“與欲”。接受該比丘之“與欲”稱爲“受欲”。直至集會之時,主事必先問:“有受欲者否?”稱爲“索欲”。此時受欲之人則答:“某與欲于我。”故知既行索欲之法,無一人破和合僧。主事複就所作之羯磨事問與會大衆:“一同和否?”是謂“問和”。此索欲與問和二法,必于一切羯磨之初行之。[四分律刪繁補阙行事鈔卷上之叁]
(儀式)既知索欲無一人之破和合僧,就今作之羯磨事,問一同和否,是曰問和。此索欲與問和二法,于一切之羯磨必于其初行之。見行事鈔上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