昙花,即優昙花、優昙缽花。據法華文句卷四上所載,此花叁千年開花一次,開時金輪王出世,乃佛之瑞應,故比喻事物之不常見或存在之短暫爲昙花一現。法華經卷一(大九·七上):“如是妙法,諸佛如來,時乃說之,如優昙缽華,時一現耳。”(參閱“優昙跋羅華”6413)
(雜語)謂偶見即逝也。法華經言:佛告舍利弗,如是妙法,如優昙缽花,時一現耳。參看優昙華條。
梵語“優昙缽華”(udumbara)和簡稱,或譯作“優昙缽羅華”、“邬昙妙華”、“優昙華”,意思是祥瑞靈異。《南史》有“優昙華(花)乃佛瑞應,叁千年一現,現則金輪(王)出世”之語。此花産于喜馬拉雅山附近和斯裏蘭卡,樹長一丈余,葉四五寸,花呈壺狀,隱于花托。開花時間很短,俗稱昙花一現,佛經中常用來比喻佛法難聞。《法華經·方便品》:“佛告舍利弗,如是妙法,諸佛如來時乃說之,如優昙缽華,時一現耳。”意思是說,《法華經》所宣揚的妙法希有珍貴,不是經常可以聽到的,就像優昙缽花的開放難得遇見一樣。現在人們常用昙花一現來譬喻稀少而又易亡失的人或事物。(無名氏) -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