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名Dharma -ruci 。意譯法樂、法希。(一)西域僧。通曉律藏,後秦弘始七年(405)至長安。此前,有罽賓沙門弗若多羅誦出十誦律之大半,師乃應姚興之請,誦出其余,鸠摩羅什譯之,凡五十八卷。此乃我國廣律傳譯之嚆矢。其後遊化諸方,弘傳戒律,或謂于涼土示寂。[梁高僧傳卷二、卷六慧遠傳、出叁藏記集卷十二、曆代叁寶紀卷叁、卷九、開元釋教錄卷六]
(二)南印度人。夙志弘道,北魏景明年間至洛陽。景明二年(501)于白馬寺譯出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二卷。正始年間,譯出信力入印法門經五卷、金色王經一卷。其余事迹及生卒年等不詳。又據續高僧傳卷一菩提流支傳載,後周天和年中,有摩勒國沙門達摩流支,奉敕譯出婆羅門天文二十卷。以年代稍遲,恐非同一人。[曆代叁寶紀卷叁、大唐內典錄卷四、開元釋教錄卷六]
(人名)Dharmaruci,比丘名。高僧傳二曰:“昙摩流支,此雲法樂。”曆代叁寶記八曰:“昙摩流支,此雲法希。”
此雲法希,亦曰法樂。南印度人。偏以律藏傳名,弘道爲務,感物而動,遊魏洛陽。 - 宋·普潤法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