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天臺四釋?天臺四釋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天臺四釋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天臺四釋”的解釋

  天臺宗智顗大師解釋法華經所用之四種方法。又作天臺四大釋例、四大釋例、四種消釋、四種消文。即:(一)因緣釋,又稱感應釋。就佛與衆生之關系因緣而作解釋。謂教法系由感應道交而興起,以四種悉檀爲因緣,作四種釋義:(1)世界悉檀,謂引衆生之樂欲。(2)各各爲人悉檀,謂使衆生生信。(3)對治悉檀,謂破除惡執。  (4)第一義悉檀,謂使衆生入于實相。(二)約教釋,就藏、通、別、圓四教之義,由淺至深解釋經文。(叁)本迹釋,示本迹之別,依本地與垂迹二門而解法義。(四)觀心釋,了解法義,但行未隨解,于己無益,故再以一一之文句爲觀心之對境,觀己心之高廣。

  有關佛及弟子之行事等多用因緣釋,如是我聞等之教義多用約教釋,有關佛及弟子本身事迹者多用本迹釋,王舍城等地名及名數則多用觀心釋。[法華經文句卷一上、法華文句記卷一上、卷一中]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天臺四釋”的解釋

  (名數)天臺智者釋法華經用四釋:一因緣釋,以四悉檀爲因緣,而下四種之釋義也。四悉檀者,一世界悉檀,二各各爲人悉檀,叁對治悉檀,四第一義悉檀。四悉檀之義,原出智度論,龍樹菩薩判釋尊教化一代衆生之方法者也。今轉用爲釋義之方規。惹衆生之樂欲爲第一悉檀,使生信爲第二悉檀,破惡執爲第叁悉檀,使入實相,爲第四悉檀。假如第一解經中如是我聞之如是曰:“如是者指事之詞,指一經所說之事實而雲如是。”此爲世間通途之釋義,使聞者易解以惹世人之樂欲,故是爲世界悉檀之因緣釋。二解曰:“如是者信順之辭。”是爲舉阿難之信。而勸人之信者。故爲爲人悉檀之因緣釋。叁解曰:“外道經文冠首置阿(無義)、漚(有義)二字,如是者,當惹起他之诤論,故佛教對之而置如是二字。”是以無诤破诤之意,故爲對治悉檀之因緣釋。四解曰:“如者真如也,是者真如離百非也。”是使入中道實相之釋義,故爲第一義之因緣釋。以如是四種之悉檀爲因緣,而爲四種之釋義,謂之因緣釋。二約教釋,天臺分釋尊一代教義爲藏通別圓四教,就此四教之義各各釋其法,謂之約教釋。如釋一心爲意識,是約叁藏教之釋也。如言爲阿賴耶識,是約通教之釋也。如謂爲如來藏識,是約別教之釋也。如言爲叁千諸法,是約圓教之釋也。叁本迹釋,佛身有本地垂迹之二,伽耶山頭始成之釋迦是垂迹之化佛,更有實之報身,成道于久遠之昔,而今實在,是依法華經壽量品而知之。因依此本地垂迹之二門,而解法義,謂之本迹釋。如解舍利弗等諸佛弟子而謂爲比丘之聲聞,是約迹之釋也,如謂爲原是菩薩,是約本之釋也。四觀心釋。前叁釋,雖微者微,密者密,而我省之無所得,則徒勞精而算砂,于是設觀心之一釋,如解王舍城而雲爲我一心是也。何則?衆生之心,原藏如來,佛在王舍城者,示衆生之一心,本來佛之所住也。是以所說之法義,寄于我一心,而觀實相之理,故謂之觀心釋。法華文句一曰:“一因緣,二約教,叁本迹,四觀心。始從如是終于而退,皆以四意消文。而今略書或叁二一,貴在得意,不煩筆墨。”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天臺四釋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