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正念?正念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、英漢對照詞典、佛學常見辭彙、法相辭典、唯識名詞白話辭典、阿含辭典、佛識慧集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正念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正念”的解釋

  (一)梵語samyak-smr!ti,巴利語samma^sati。指真正之念。八正道之一。又作谛意。即如實憶念諸法之性相而不忘失。可分爲二:(一)世俗有漏正念,即與有漏作意相應之善念。(二)出世間無漏正念,即依無漏之正見能思惟谛境,而與無漏作意相應的明記不忘之念。有關正念之體性,據大毗婆沙論卷九十六載,念根、念力與正念,皆攝入念覺支。據俱舍論卷二十五載,念根、念力、念覺支與正念,皆以念爲體。摩诃止觀卷七上則謂“念”爲“忍”之義,並配于天臺宗之四教,即叁藏教之正念爲伏忍,通教之正念爲柔順忍,別教之正念爲無生忍,圓教之正念爲寂滅忍。[雜阿含經卷二十八、中阿含卷七分別聖谛經、八正道經、轉法輪經](參閱“八正道”280)

  (二)淨土宗則謂,面臨諸種遭遇,能心不錯亂顛倒而一心念佛,稱爲正念。[觀經疏散善義(善導)、往生禮贊前序](參閱“一心正念”24)

  (叁)(1215~1289)宋代臨濟宗僧。溫州(浙江)永嘉人,號大休。早年參學于靈隱寺東谷妙光,再谒石溪心月,遂得印可。鹹淳五年(1269)夏,乘商船赴日。依鐮倉建長寺之蘭溪道隆。執權之北條時宗甚景仰師之道望,禮請居于禅興寺。其後,曆住壽福、圓覺、建長諸寺。晚年于圓覺寺內自建一小庵,立匾稱爲“藏六”。又築壽塔以爲歸藏之地,並自著圓湛無生銘,記錄一生之行誼德業。日本正應二年十一月示寂,遺偈:“拈起須彌槌,擊碎虛空鼓;藏身沒影蹤,日輪正當午。”世壽七十五。敕谥“佛源禅師”。著有大休和尚語錄六卷。爲日本禅宗大休派(日本禅宗二十四派之一)之祖。[元亨釋書卷八、延寶傳燈錄卷叁、本朝高僧傳卷二十一]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正念”的解釋

  (術語)八聖道之一。離邪分別而念法之實性也。起信論曰:“心若馳散,即當攝來住于正念。”慧遠觀經疏曰:“舍相入實名爲正念。”

【英漢對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正念”的解釋

Right  Remembrance  ==  正念

right  memory,  right  mindfulness;  the  seventh  of  the  Eightfold  Path,  avoiding  distracted  and  clouded  state  of  mind,  awareness  and  self-possessed.

【佛學常見辭彙】對“什麼是正念”的解釋

  正確的念頭,亦即時常憶念正道,不使思想行爲有錯誤,是八正道之一。 - 陳義孝編

【法相辭典】對“什麼是正念”的解釋

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二十一頁雲:複言:世尊!雲何正念?世尊告曰:勤修止觀。諸瑜伽師,依止叁相;時時于彼叁種相中及不放逸俱行境界,心現明記;超越遠離修道加行。
二解  如八支聖道中說。
叁解  瑜伽十八卷二頁雲:雲何正念?謂爲永斷上分諸結,複更修習四種念住;乃至修習叁十七種菩提分法。
四解  此是四念住中正念。瑜伽八十叁卷九頁雲:言正念者:不忘教授故。
五解  顯揚二卷十五頁雲:七、正念。謂于修道中,乃至思惟諸谛故;或依奢摩他道,或依毗缽舍那道,或依雙道,于所修習擇法正勤喜安等持舍遍覺支中,念及正念隨念諸念不忘念心明了性;及不忘失極不忘失極不忘失諸法性。
六解  法蘊足論五卷十叁頁雲:雲何正念?謂聖弟子,于苦思惟苦,乃至于道思惟道,無漏作意相應所有念,隨念,專念,憶念,不忘不失,不遺不漏,不失法性,心明記性;是名正念
七解  品類足論八卷二頁雲:正念雲何?謂聖弟子等,于苦思惟苦,于集思惟集,于滅思惟滅,于道思惟道,無漏作意相應諸念,隨念,別念,憶念,不忘不失,不遺不漏,不忘法性,心明記性;是名正念。 - 朱芾煌

【唯識名詞白話辭典】對“什麼是正念”的解釋

八正道之一,一、指真正之念。即如實憶念諸法之性相而不忘失。可分爲二:世俗有漏正念,即與有漏作意相應的善念。二、出世間無漏正念,即依無漏之正見能思惟谛境,而與無漏作意相應的明記不忘之念。 - 于淩波居士著

【阿含辭典】對“什麼是正念”的解釋

正確的專注,另譯作「等念」。(反義詞「邪念」) - 莊春江居士編

【佛識慧集】對“什麼是正念”的解釋

正確的念頭,亦即時常憶念正道,不使思想行爲有錯誤,爲八正道之一。

- 梵心居士編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正念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