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咒願?咒願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、佛學常見辭彙、阿含辭典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咒願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咒願”的解釋

指沙門于受食等之際,以唱誦或敘述咒語之方式爲衆生祈願。又作祝願。據十誦律卷四十一載,古代印度婆羅門于受食畢,爲施主祝願贊歎,後釋尊沿用此法爲沙門之製。摩诃僧祇律卷叁十四明威儀法,載有諸種咒願文,如爲亡人、生子、商旅、娶婦、布施僧衆等祈福。諸律中多謂咒願行于食後,然據成具光明定意經、過去現在因果經等載,受食前亦行咒願。據四分律刪繁補阙行事鈔卷下叁計請設則篇載,沙門道安即行食前咒願

  後世通常將咒願分爲食時咒願與法會咒願兩種,即:(一)食時咒願,于齋前或食畢所行。爲施主乃至法界一切沈溺諸有情求願,如現今常以“叁德六味,供佛及僧,法界有情,普同供養”作爲齋前之願,以“飯食已訖,當願衆生,所作皆辦,具諸佛法”爲飯畢之咒願。(二)法會咒願,即于諸供養會中,或于諸堂修整落成,或于說法畢所作之祝願,系爲衆生祈福、消災用。

  凡修菩薩行之行者,于其行住坐臥一切行儀,悉應咒願,而不限于上述之食時、法會等,如華嚴經卷六淨行品所述,菩薩行者于身口意叁業所作之咒願,能得一切勝妙功德。此外,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九謂,依咒願之功德可成就六德,即施主檀越能得信根成就、戒德成就、聞成就等叁法;施物亦得色成就、味成就、香成就等叁法。[雜寶藏經卷六、盂蘭盆經、五分律卷二十五、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五、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、釋氏要覽卷上]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咒願”的解釋

  (術語)又唱法語願求施主或先亡福利,名爲咒願。此有食時咒願與法會咒願二種。若總言之,則修菩薩之行者一舉一動悉應咒願,如華嚴經淨行品所說。見願條。

【佛學常見辭彙】對“什麼是咒願”的解釋

  唱法語以願求施主或是先亡福利。 - 陳義孝編

【阿含辭典】對“什麼是咒願”的解釋

另譯作「嚫願」(「嚫」讀作「趁」),受布施者接受布施後,對布施者的祝福。 - 莊春江居士編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咒願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