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外典?外典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、佛學常見辭彙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外典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外典”的解釋

  (一)又作外書、世典。因佛教本身之典籍稱內典,故佛教以外之典籍稱外典,如外道、世間之典籍等。即指自印度四吠陀(梵veda  )等十八大經(梵vidya^  -  stha^na  ,意譯明處)以降,以至于其他在世間流布而屬佛教以外之諸種典籍。我國及日本則總稱老莊儒墨等百家之書爲外典。又隋書卷七十七李士謙傳中,以儒家之立場而言,則稱佛典爲外典。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四之叁(大四六·二六六中):“大論曰:“習外道典者,如以刀割泥,泥無所成,而刀日損。”又雲:“讀外道典者,如視日光,令人眼暗。””然據有部毗奈耶雜事卷六、菩薩地持經卷五等所說,則外典之書,並非佛教徒所應完全禁絕者,如愚昧少慧之比丘確實不宜旁涉外典;然明慧而多聞強識之比丘,則亦宜以叁分之一之時間精力研讀外典,以備他日摧伏外道,或對治世間諸種不如法事之用。此外,諸經論中所列舉之外典略如:(一)長阿含卷十四梵動經載有知死生書、夢書、天文書、一切音書等。(二)善見律毗婆沙卷一載有幹晝(梵Nighan!d!u  )、揩晝(梵Ketubha  )、伊底呵寫(梵Itiha^sa  )等叁書,稱爲叁圍陀。(叁)方廣大莊嚴經卷四現藝品載有式叉論(梵S/iks!a  )、富蘭那論、聲明論、因明論等。  (四)婆薮槃豆法師傳舉出八分毗伽羅論、四皮陀、六論等。[百論疏卷上之下、釋氏要覽卷中、大宋僧史略卷上、山家正統學則卷下、類聚名物考卷二十四]

  (二)又作旁經、聖經外傳。爲總稱猶太教、基督教對西元前二世紀至西元二、叁世紀間,各種以聖經形式寫成,但終未被正式承認爲正典之各種著作。各書文體性質不盡相同,十六世紀後,陸續出版此類典籍之彙編,如舊約外傳、新約外傳等,多出于猶太教徒或基督教徒之手。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外典”的解釋

  (術語)佛教外之典籍。外道之典籍。世間之典籍。法華經譬喻品曰:“未曾念外道典籍。”止觀輔行四之叁曰:“大論雲:習外典者,如以刀割泥,泥無所成,而刀日損。又雲:讀外典者,如視日光,令人眼暗。”

【佛學常見辭彙】對“什麼是外典”的解釋

  佛教以外的典籍。 - 陳義孝編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外典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