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外種?外種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唯識名詞白話辭典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外種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外種”的解釋

  指米、麥等之種子,亦即世間一般所通稱爲“種子”者,唯識家則特稱爲外種。爲“內種”之對稱。“種子”一詞,爲大乘唯識學重要術語之一。法相宗(即唯識宗)之要旨,乃將有情衆生之心識細分爲八識,其第八識稱爲阿賴耶識,具有攝藏諸法之性質,爲其余諸識之根本。而于此阿賴耶識中蘊含“種子”,其功能猶如植物之種子,具有産生一切現象之可能性,故以“種子”稱之;所不同者,植物之種子爲一種實體,而吾人第八識中之種子則爲一純粹之精神作用。

  唯識學以“叁法二重”爲因果,確立其宇宙形成與種子之關系。即主張:當色法(物質)與心法(精神)之諸緣和合時,種子必令當前之外界産生某種作用或現象,稱爲“現行”;此現行之法,一旦形成,即能薰染種子。如是乃構成“叁法”,即:“能生之種子”(本來之種子)、“所生之現行”、“所薰之新種”等叁種要素,此叁者具有“二重”之因果關系,即于“種子生現行”、“現行薰種子”之下,同時輾轉互爲因果,且由之變現出世間萬物。故知宇宙森羅萬象、苦樂榮枯等一切有爲無爲之萬法,皆由吾人第八識內之種子所生成映現者,此即唯識宗“萬法唯心造”之基本論旨。准此而言,唯識家乃稱阿賴耶識內之種子爲“內種”,而謂米、麥等之種子並非真實自存之物,而系由內有之種子發爲現行所變現者;以其相對于心識內之“內種”,並假借世間之名,而稱之爲外種

  外種之種子亦如內種,可分爲本有與新薰兩種,然內外種之種子,其薰習情況有別。據成唯識論卷二之說,以外種而言,其種子具有本質者,即有薰習,而爲其生長之“增上緣”;若無本質者,即無薰習,而必須以內種爲其“生因”之緣。然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所引之攝大乘論則有異說。[俱舍論卷四、卷五、成唯識論卷叁、攝大乘論卷上、顯揚聖教論卷十七](參閱“種子”5863)

【唯識名詞白話辭典】對“什麼是外種”的解釋

爲“內種”的對稱。指世間米、麥等植物的種子,即世間一般所通稱爲“種子”,唯識家稱此爲外種。“種子”一詞,爲大乘唯識學重要術語之一。唯識宗之要旨,即是將有情衆生的心識分爲八識,其第八識稱爲阿賴耶識,具有攝藏諸法的種子,爲其余諸識的根本。而于此阿賴耶識中蘊含“種子”,其功能猶如植物的種子,具有産生一切現象的可能性,故以“種子”  稱之;所不同者,植物的種子爲一種實體,而吾人第八識中之種子則爲一種功能——一種有功用的能量。



唯識學以“叁法二重”爲因果,確立其宇宙形成與種子的關系。即主張:當心、色二法諸緣具足時,種子必令當前之外界産生某種作用或現象,稱爲“現行”;此現行之法,一旦形成,即能熏習種子。如是乃構成“叁法”,即:“能生的種子”(本來的種子)、“所生的現行”、“所熏的新種”等叁種要素,此叁者具有“二重”的因果關系,即于“種子生現行”、“現行熏種子”之下,同時展轉互爲因果,且由之變現出世間萬物。故知宇宙森羅萬象、苦樂榮枯等一切有爲無爲之萬法,皆由吾人第八識內的種子所生成映現者,此即唯識宗“萬法唯識”的基本論旨。准此而言,唯識家乃稱阿賴耶識內的種子爲“內種”,而謂米、麥等之種子並非真實自存之物,而系由內有之種子發爲現行所變現者;以其相對于心識內之“內種”,並假借世間之名,而稱之爲“外種”。



外種的種子亦如內種,可分爲本有與新熏兩種,然內外種的種子,其熏習情況有別。據《成唯識論》卷二說,以外種而言,其種子具有本質者,即有熏習,而爲其生長之“增上緣”;若無本質者,即無熏習,而必須以內種爲其“生因”之緣。 - 于淩波居士著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外種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