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初爲提謂、波利等在家弟子授二皈依,後即授以五戒而爲優婆塞、優婆夷。若在家弟子破此五戒,則非清淨士(女),蓋犯者,則破五分法身及一切佛法。此因五戒乃一切大小乘屍羅之根本,若犯五戒,則不得更受大小乘戒;若能堅持,即是五大施。此五者通稱爲戒,以防止爲義。以能防惡律儀之非,能止叁業所起之惡,故通稱防止。
(術語)佛初爲提謂等在家弟子受叁皈已,即授五戒爲優婆塞優婆夷。若在家弟子破此五戒,則非清淨士女。犯五戒者,則破五分法身,一切佛法。何以故?五戒是一切大小乘屍羅根本。若犯五戒,則不得更受大小乘戒者。若能堅持,即是五大施。此五通名戒者。以防止爲義。能防惡律儀無作之非。能止叁業所起之惡。故通名防止。
佛昔爲在家弟子受叁皈依後,即授予五戒,使之成爲優婆塞及優婆夷,如果在家弟子破了五戒,就不是清淨的士女。 - 陳義孝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