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五住地惑?五住地惑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、叁藏法數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五住地惑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五住地惑”的解釋

  五種住地之惑。又作五住地煩惱。即見、思、無明之煩惱有見一處住地、欲愛住地、色愛住地、有愛住地、無明住地等五種區別,稱爲五住地惑。出于勝鬘經。此五種惑爲一切煩惱之所依所住,又能生煩惱,故稱住地。大乘義章卷五本釋之:(一)見一處住地,即身見等叁界之見惑,入見道時,並斷于一處。(二)欲愛住地,即欲界煩惱中,除見、無明,而著于外之五欲(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)之煩惱。(叁)色愛住地,即色界之煩惱中,除見、無明,舍外之五欲而著于一己色身之煩惱。(四)有愛住地,即無色界之煩惱中,除見、無明,舍離色貪而愛著己身之煩惱。(五)無明住地,即叁界一切之無明。無明爲癡闇之心,其體無慧明,是爲一切煩惱之根本。

  五住地惑中,唯識家主張前四種住地惑爲煩惱障之種子,後一種爲所知障之種子。天臺宗則以見一處住地爲見惑,第二、叁、四爲叁界之思惑,總稱爲界內見思之惑,二乘人斷之而出叁界。第五之無明住地即界外之惑,就此立四十二品之別,經四十二位斷盡之,離二種生死,得證大涅槃。[菩薩璎珞本業經卷下、成唯識論卷八、成唯識論述記卷九末、勝鬘經述記卷下、法華經玄義卷五上、法華文句記卷二下、天臺四教儀集注卷下、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末]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五住地惑”的解釋

  (名數)又名五住地煩惱。見五住地條。

【叁藏法數】對“什麼是五住地惑”的解釋

  [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]  五住者。謂叁界見惑爲一住。叁界思惑分爲叁住。根本無明爲一住。共成五住也。由此五惑。能令衆生住著生死。故名住地也。(叁界者。欲界。色界。無色界也。根本無明者。能生見思二。故名根本也。)一一切見住地惑一切見者。即叁界分別見惑也。謂諸衆生。由意根對法塵分別。起諸邪見。住著叁界。故名一切見住地惑。二欲愛住地惑欲愛者。即欲界思惑也。謂諸衆生。由五根對五塵境起貪愛心。而于欲界住著生死。故名欲愛住地惑。(五根者。眼根。耳根。鼻根。舌 - 明·一如等 撰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五住地惑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