爲成實論所說叁假之一。差別界之現象互相對立,無自體自性,一切皆藉自他之相待而存立,如長短、大小等,然長短、大小等無真實之體性,僅存于相待之假名中,故稱相待假。相待假有二,如眼識之待眼根,稱爲觀待假(又作相待);另如長之待短,稱爲形待假(又作不定相待)。依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教化品(大八·八二八下):“相待假法,一切名相待,亦名不定相待。如五色等法,有無一切等法。一切法皆緣成,假成衆生,俱時因果,異時因果,叁世善惡,一切幻化,是幻谛衆生。”[大乘玄論卷一](參閱“叁假施設”604)
(術語)相待之法,無自體,例如長待短爲長,則無長之自性,短待長爲短,則無短之自體,長短共無實之體性,而相待存于假,故雲相待假。成實論所說叁假之一。此有二種,如眼識之待眼根,謂之觀待假,如長之待短謂之形待假。新譯仁王經中分別此二者,單名觀待假爲相待,名形待假爲不定相待。
相待是相對的意思,如長對短而有長,短對長而有短是,這些相對而有之法,如長和短的本體,只有假相而無實體,叫做相待假。 - 陳義孝編
相待之法,無自體,例如長待短爲長,則無長之自性,短待長爲短,則無短之自體,長短共無實之體性,而相待存于假,故雲相待假。《成實論》所說叁假之一. 此有二種,如眼識之待眼根,謂之觀待假,如長之待短謂之形待假。 - 于淩波居士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