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語laks!an!a-s/u^nyata^。又稱自相空、自共相空。即般若經所謂諸法之總、別、同、異等諸相之不可得。真谛所譯十八空論中,謂化身非生死,非涅槃,無生死虛妄顛倒之相,亦無涅槃真實之相,故稱相空。若菩薩能修此相空,則令叁十二相、八十種好皆得清淨。[大智度論卷叁十一、十八空論]
(術語)諸法有性相二者,性之空無雲性空,相之空無雲相空。小乘教之所明者爲性空之分,般若經等之所說者爲相空之分。
一切法都有性和相的兩方面,性方面的空無叫做性空,相方面的空無即叫做相空。 - 陳義孝編
辯中邊論上卷八頁雲:菩薩爲得大士相好而觀空故;名爲相空。 - 朱芾煌
一切法都有性和相的兩方面,性方面的空無叫做性空,相方面的空無叫做相空。
- 梵心居士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