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語a^s/carya。謂事之甚少、難逢者。尤指如來之示現及其一代教法,故有“希有大法王”、“希法”之稱。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卷叁謂佛陀有四種希有,即:(一)時希有,謂佛陀之出世,非曠世所常有。(二)處希有,叁千世界中,佛陀不出現于他處,唯降生于迦毗羅城。(叁)德希有,佛陀乃具無量之福德智慧者,以其最尊,無人能比,故謂德希有。(四)事希有,佛陀一代所作,系以佛法普利衆生,故爲希有殊勝之事。
若能了知諸佛妙法,生尊重不思議心者,亦稱爲希有人,如金剛仙論卷十(大二五·八七四中):“明此般若理深旨遠,唯是諸佛境界,非余人所知故,凡夫、二乘、小行根、小行之人所不能受,以信者難得故,曰希有也。”又善導之觀經疏散善義謂,若人能相續念佛,則如分陀利華(花),以念佛爲人中之希有者,故有此喻。[法華經卷六如來神力品、無量壽經卷上、金剛般若疏卷二(吉藏)、法華義疏卷叁(吉藏)]
(雜語)事之甚少者,無相類者。無量壽經上曰:“顔貌端正,超世希有。”法華經序品曰:“是不思議,現希有事。”嘉祥法華疏叁曰:“曠世所無,故言希有。”
少有之意。
- 梵心居士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