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沿門托缽?沿門托缽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俗語佛源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沿門托缽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沿門托缽”的解釋

缽(梵pa^tra  ,巴patta  ),爲僧尼所常持道具之一,即應量器(食器)。托缽,指僧人以手持缽,乞求希施。蓋于印度佛教,爲令修行者降低物質欲望,並避免世俗生活之紛華騷動,佛陀乃製定托缽製,規定比丘不得從事生計營業,亦不可蓄存財富物資,惟以延續色身、長養慧命之故,得于食時托缽乞食。後世引申其義,凡人乞食,皆稱托缽。故“沿門托缽”系形容人挨戶乞討,以求施舍,非僅限于僧人之托缽。(參閱“乞食”724)

【俗語佛源】對“什麼是沿門托缽”的解釋

  缽,是梵語缽多羅patya的省略,是出家比丘應蓄六物(大衣、中衣、下衣、鐵缽、坐具、漉水囊)之一,即飯器,有泥質和鐵質等。托缽乞食,是印度佛教爲比丘所製的乞食製度。作用是不以資生事務亂心,省事修道。比丘每天早晨托著缽盂沿家挨戶地去接受施主們的供養,來解決自己的衣食問題。這項乞食製,南傳上座部佛教國家一直沿襲至今。到了唐代,由于禅宗的馬祖道一創叢林、百丈懷海立清規,實行邊生産邊修行的農禅規製,從而改革了印度佛教傳入的這一乞食製度。後來,沿門托缽一詞比喻到處乞求叫化。如《兒女英雄傳》說:“不問交誼,一概的沿門托缽、搖尾乞憐起來。”(寬忍) -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沿門托缽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