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一切皆成?一切皆成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、佛學常見辭彙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一切皆成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一切皆成”的解釋

  指一切衆生皆能成佛之意;系一乘家所倡之說。又作一切皆成佛、一性皆成。與五性各別對稱。法相宗等叁乘家倡五性各別之說,主張無性有情、定性聲聞、定性獨覺等叁者不能成佛。然大乘宗如天臺、華嚴等,皆主張一切衆生悉有佛性,一切衆生悉能成佛。如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一(大一二·四八七上):“一切衆生悉有佛性,佛法衆僧無有差別。”又同經卷十(大一二·四二叁上):“一切叁乘同一佛性。(中略)一切菩薩、聲聞、緣覺未來之世,皆當歸于大般涅槃,譬如衆流歸于大海。”天臺宗更進而認爲,即使是草木國土等無情物亦具有佛性。[大雲經卷四、  北本涅槃經卷叁十六、華嚴五教章卷二](參閱“佛性”2633)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一切皆成”的解釋

  (術語)謂一切衆生皆悉成佛也。對于五性各別而言。蓋叁乘家有無性有情之一類,爲定性二乘不成佛之說,立無余界永滅之計。而一乘家則唱悉有佛性之義,明二乘開會之旨,爲無余界回心之說。故謂一切衆生無不成佛者。今舉叁五經說證之。法華經方便品曰:“聲聞若菩薩,聞我所說法,乃至于一偈,皆成佛無疑。”又“若有聞法者,無一不成佛。”涅槃經十曰:“一切菩薩聲聞緣覺,于未來世皆當歸大般涅槃,譬如衆流歸大海。”又第叁十六曰:“一切衆生,悉有佛性,一闡提人,雖謗方等經,作五逆罪,犯四重禁,然必當成菩提道,須陀洹人,斯陀含人,阿那含人,阿羅漢人,辟支佛等,必當得成阿耨菩提。”又第十一說五種人成佛中,明須陀洹果人過未來八萬劫成菩提,斯陀含果人過未來六萬劫,阿那含果人過未來四萬劫,阿羅漢果人過未來二萬劫,辟支佛道人過未來十千劫,成阿耨菩提之旨。大雲經第四曰:“一切衆生悉有佛性,得菩提心。”入楞伽經第二曰:“說叁乘者,爲使發起修行地故,雖說諸性差別,然非究竟地,聲聞緣覺,畢竟得如來身。”中陰經上曰:“于無余泥洹界,發金剛心,一一成佛。”密嚴經中曰:“十梵之處:無煩、無熱、善見、善現、阿迦尼吒、空處、識處、無所有處、非想非非想處,住彼已,漸除貪欲,從此生清淨佛土,常遊妙定,至于真解脫。”尼幹子經二曰:“爲此衆生故,分別差別說。究竟皆成佛,更無余乘有。我爲化衆生,分別說余道。漸化入于一,故無叁差別。”勝鬘經曰:“聲聞辟支佛乘皆入于大乘。”圓覺經曰:“有性無性,齊成佛道。”等是也。

【佛學常見辭彙】對“什麼是一切皆成”的解釋

  一切衆生皆可成佛。 - 陳義孝編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一切皆成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