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十種譬喻表示人身乃依于衆緣和合而成,而其本質無有實體(空),亦無恒常之性(無常)。十喻即:(一)如聚沫喻,謂人身如沫,撮摩即逝。(二)如泡喻,謂人身如泡,瞬息破滅。(叁)如炎喻,謂人身從渴愛生。(四)如芭蕉喻,謂人身之中無堅固不壞之實體。(五)如幻喻,謂人身從虛妄顛倒所生。(六)如夢喻,謂人身如夢,所見皆屬虛妄。(七)如影喻,謂人身從業緣顯現。(八)如響喻,謂人身屬諸因緣之和合。(九)如浮雲喻,謂人身須臾即滅。(十)如電喻,謂人身之心念無一常住。[維摩诘所說經方便品]
(譬喻)依他法之無實體,以十種之喻而顯。維摩經方便品曰:“是身如聚沫,不可撮摩。是身如泡,不得久立。是身如炎,從渴愛生。是身如芭蕉,中無有堅。是身如幻,從顛倒生。是身如夢,爲虛妄見。是身如影,從業緣現。是身如響,屬諸因緣。是身如浮雲,須臾滅。是身如電,念念不住。”大般若經一曰:“于諸法門,勝解觀察。如幻如陽焰,如夢如水月,如響如空花,如像如光影,如變化事,如尋香城。”
依他之法,無有實體,故有幻事、陽焰、夢境、鏡像、光影、谷響、水月、空花、變化事、尋香城等十種的譬喻。 - 陳義孝編